目前分類:貝多芬樂曲 (1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貝多芬降E大調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Op.73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5 "Emperor" Eb major Op.73    

第五號創作於1809-10年間,1811/11/28 於萊比錫布商大廈首演,主奏者是史奈德 (Johann Christian Friedrich Schneider ,1786-1853),當時《大眾音樂報》上的評論極高。隔年,1812年二月才於維也納舉辦首演,由學生徹爾尼(Carl Czerny,1791-1857)擔任主奏。德國作曲家費利克斯.孟德爾頌( 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於18296在英國首演,擔任鋼琴獨奏者。

文章標籤

Lola聊音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貝多芬降B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OP.19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2 OP.19 in Bb major    

       1793-1795年完成,三月在維也納布爾格劇院(Burgtheater)首演,同年12月再拿此曲演出,直到1798年第一號C大調協奏曲即將完成時,又著手修訂第二號降B大調,1800加入鋼琴獨奏部分,1801年的出版時間拖延至年底,因此成為第二號。

文章標籤

Lola聊音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貝多芬C大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OP.15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1 C major OP.15  

       第一號樂譜出版時是以「大協奏曲」之名出版,首演日期不確定,可能是1798年在布拉格的大學禮堂(Konviktsaal)進行首演,題贈對象是奧德斯卡爾基侯爵夫人芭芭拉,她出身匈牙利貴族,1801年與奧德斯卡爾基侯爵,曾跟貝多芬學習過鋼琴(1800前後),鋼琴奏鳴曲Op.7也是―題贈給她的。

文章標籤

Lola聊音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Op.61    2021-1117修

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 Op.61 D-dur   

【若需分享請標註出處,感謝您對作者的尊重,謝謝!】    

文章標籤

Lola聊音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快樂頌的配樂貝多芬晚期弦樂四重奏       

【若需分享請標註出處,感謝您對作者的尊重,謝謝!】    

電影《快樂頌Copying Beethoven》主要講述第九號交響曲的首演,演出前忙著抄寫分譜與排練,從抄譜角度切入,以第三者來探討貝多芬的想法,異於一般敘事性的作曲家傳記。電影進行到一半貝九已經首演完成,劇中強調1924年之後到貝多芬去世期間,是晚期弦樂四重奏的寫作,影片中深入描繪成名後的貝多芬創作,想甚麼?追求甚麼?      

文章標籤

Lola聊音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貝多芬的晚期絃樂四重奏() Op.130+Op.133大賦格   2020-0611修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Op.130 & Grosse Fuge Op.133

       1824年之後所寫的四重奏,因為內容新穎、形式自由、風格變化豐富,則歸納為晚期弦樂四重奏。中期有拉茲莫夫斯基Op.59的三首,是傳統四樂章的傑出作品,晚期有嘉里金公爵(Nicolas Galitzine 1794-1866)的Op.127、132、130三首,突破傳統,創新挑戰,相互呼應也各有特色。    

文章標籤

Lola聊音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貝多芬晚期弦樂四重奏() No.16 Op.135 F大調    2020-0302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No.16 Op.135

        從Op.132-Op.130-Op.131 (依創作年份)起,創作上加入很多新元素,樂章調號的設計、古老調式,傳統四樂章的概念不再是唯一,旋律部分多對位的處理,四聲部的獨立性與合作關係更密切,與早期有所差異。中期Op.59仍在傳統形式裡站上高峰,晚期一連串的出軌,想做的都做了,身體的孱弱病痛,心中忖度可能是最後的作品,心態上也轉換成一種平靜、深思或回顧,經過風風雨雨的歷程,回歸最初的風格,這只是外表,實際上內在音符已經是披著歲月的智者心靈。

文章標籤

Lola聊音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貝多芬晚期絃樂四重奏(四) No.14 Op.131 c小調      2020-0301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No.14 Op.131

        華格納曾形容此作品Op.131第一樂章―“展現最憂鬱的情感”(所聽過的音樂當中)。舒伯特於1828年去世前幾天,聽過之後曾表達:“在此之後,我們還有什麼要寫的?”,第十四號四重奏Op.131―貝多芬曾表明是最愛,也是最完美的單曲。        

文章標籤

Lola聊音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貝多芬晚期絃樂四重奏(二) No.15 Op.132  a小調      2020-0222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No.15 Op.132

    早期作品Op.18創作時間約1800年30歲左右,1805-06年完成亮眼的三首作品59,1809-10再寫了兩首。相隔14年,這是小孩從小學、中學到上大學就學的時期,也是貝多芬57年歲月中的四分之一,1802-1814年間最豐富的創作時期(第七、八號交響曲創作於1812年),長度約12.13年。所以14年不算短的時間,又屬熟年時期, 重拾四重奏的寫作,這之前有一些構想或初稿,未曾被安置於樂曲當中的素材,經過重新改寫編排,獲得曝光機會。1824年,離人生的盡頭不遠,經歷大風大浪,「莊嚴彌撒」、「第九號合唱交響曲」人生代表作已上演,出版正付梓當中,成了最後心願達成的時刻。        

文章標籤

Lola聊音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貝多芬晚期絃樂四重奏(一) No.12 Op.127 降E大調   2020-0221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No.12 Op.127

     貝多芬有次在回覆音樂出版商喬治·湯姆森(George Thomson,1757–1851年)時寫道:放心,因為你是在與一位真正的藝術家接觸,此人很希望獲得合理酬勞之外,對名聲和藝術聲譽更加愛惜,從不自滿,而且不斷在藝術上精益求精」。由此可理解身為藝術家的貝多芬是抱持何種心態。    

文章標籤

Lola聊音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貝多芬中期弦樂四重奏Op.74與Op.95--驚艷過後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No.10 Op.74 & No.11 Op.95     

                貝多芬於1806年完成作品59三首四重奏,12個樂章可說各個精彩有特色,曲風多變各有觀點,快慢樂章同樣精采、詼諧舞曲各有性格、單音複音兼具,從聆聽、創作、內涵與價值而論都是箇中翹楚,站上顛峰之後,反而思考未來該何去何從? 於相隔三年之後, 1809年創作Op.74和1810年的Op.95兩首四重奏,音樂又會是何樣貌?一向抱持著挑戰創新、實驗精神的貝多芬,永不屈服的靈魂到底會蹦出甚麼想法,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瞧瞧吧! 

文章標籤

Lola聊音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貝多芬弦樂四重奏Op.59三首的驚艷 (下)  2020-0825修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Op.59 No.2   

第一樂章:快板Allegroe小調,6/8 奏鳴曲式      

文章標籤

Lola聊音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貝多芬中期弦樂四重奏Op.59三首的驚艷 ( 2020-0210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No.7 Op. 59 No.1 “Rasumovsky “

             前面已討論過貝多芬30歲左右的弦樂四重奏作品18,1800年之前,同時也完成11首鋼琴奏鳴曲、1首降E大調七重奏,以及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交響曲。1801年到1815年是貝多芬創作的第二期間,這是他人生創作精華時期,熬過耳聾的掙扎與煎熬,全心致力於創造音樂,十足展現貝多芬的獨特風格,許多不朽的傑作就在這段期間內完成。  

文章標籤

Lola聊音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貝多芬早期弦樂四重奏Op.18的始末   2020-0202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Op.18 No.1-6 

     弦樂四重奏是室內樂的形式之一,「室內樂」一詞源於義大利語 musica da camera、與德文Kammermusiku 一詞同義,泛指室內或廳堂舉行的音樂活動,專指當時的王公貴族以及豪門宅邸私下非公開的藝術活動,有別於一般庶民的交流。優雅、知性,近距離與藝術家交流的音樂聚會,充滿真真假假、虛飾矯俗之人或有著高度學識、優秀藝術家的沙龍場合。從巴洛克時期即已開始,到了海頓、莫札特的時代,大量創作帶動風氣,貴族社交、參與音樂活動的室內樂形式進入一段高峰期。  

文章標籤

Lola聊音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貝多芬 鋼琴三重奏大公 》B大調 Op .97       2019-1221     

Beethoven Piano Trio bB-dur Op.97 “Archduke”

              先談談貝多芬的七首鋼琴三重奏,此演出組合在海頓、莫札特的手裡也寫出不少作品,但是這些作品對於樂器的均衡性並未達到理想的境界,通常是以鋼琴為主,小提琴次之,大提琴則為伴奏或是低音的角色,很難有獨奏的機會,這現象直到莫札特的C大調K548,聽到大提琴的獨奏片段,才算是使大提琴的地位獲得提升。接著貝多芬的Op.1的三首三重奏,樂器之間的對話與互動不足,弦樂以對位形式進行,鋼琴的份量仍大於其他,小提琴和鋼琴的互動不少,但是大提琴還不夠獨立,況且音域也偏低,難得有機會聽到其歌唱性,總而言之,大提琴仍是個配角,還沒有擔當主角的機會。第四號鋼琴三重奏Op.11於慢板樂章聽到大提琴的主唱,和小提琴的搭配提升許多,三者關係也密切了。Op.70-1的第五號鋼琴三重奏,大提琴獨立性再度被提升,大小提琴的旋律線條稍嫌短促,呈現弦樂與鋼琴雙雄對立,離三角鼎立的境界尚差那一小步。

文章標籤

Lola聊音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貝多芬C大調三重協奏曲 Op.56  2019-1115   

Beethoven Triple Concerto in C Major Op.56

     多件樂器以上的協奏曲流行於巴洛克時代的大協奏曲(Concerto Grosso)形式,於古典和浪漫時期並不常見,古典時期,都是以單件樂器和樂團的協奏曲為主。較為人知的多件樂器的曲目如莫札特((M. A.Mozart 1756-1789)的小提琴和中提琴協奏曲(Sinfonia Concertante K.364),雙鋼琴協奏曲(Concerto for Two Pianos K.365),另外長笛與豎琴協奏曲(Concerto for Flute and Harp in C Major K.299),還有貝多芬的三重協奏曲(Triple Concerto in C Major Op.56),浪漫時期布拉姆斯(J.Brahms 1833-1897)小提琴、大提琴協奏曲Double Concerto for Violin & Cello in A minor, Op.102等等著名樂曲。

文章標籤

Lola聊音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