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第四號交響曲 bB大調 Op.60
Beethoven Symphony No.4 Op.60 in bB
創作狀況
第四號交響曲樂曲創作於1806年,1807舉行首演,與1804年完成的第三號英雄交響曲約相隔兩年,事實上,1804年即著手創作第五號交響曲,但是到了1806年,暫停第五號交響曲充滿對生命抗爭鬥志的創作,反而穿插第四號交響曲的浪漫、幽默、如詩又有點感傷的風格,與第三號「英雄」交響曲在長度、氣勢都有很大的改變。此曲是由奧佩斯道夫伯爵〈Count Franz von Oppersdorf 1778-1818〉以350弗羅林委託貝多芬創作,所以呈獻者也是奧佩斯道夫伯爵。此曲風格的轉變,最被討論的原因之一,是貝多芬與泰麗莎.布倫斯維克伯爵小姐(Brunsvik, Theresia 1775-1861)的戀情,使作曲家在心境上受到影響,表現出對愉悅生活的美好憧憬,但此說法已被否定。另外是1958年發現貝多芬於1804-1806年間,寫給泰麗莎的妹妹約瑟芬.布倫斯維克伯爵小姐(Brunsvik, Josephine. 1775-1861)的情書,那是約瑟芬丈夫突然去世後,回到維也納這段期間發生的戀情。
圖 奧佩斯道夫伯爵〈Count Franz von Oppersdorf 1778-1818〉
圖 約瑟芬.布倫斯維克伯爵小姐(Brunsvik, Josephine. 1775-1861)
創新風格
貝多芬在奇數交響曲中的英雄風格與偶數交響曲著重內心表達的特色,可於此明顯的感受到。他有同時進行多首樂曲的創作習慣,但並不影響彼此的創作思維;從海頓(Joseph Haydn,1732-1809)對貝多芬的印象可看出,他形容過貝多芬「同時擁有好幾個腦袋、好幾個心、好幾個靈魂」。例如在他的每首交響曲中,都有各自展現的風格與中心思想,無法用同一態度來面對所有樂曲,反倒必須對每一首交響曲都做獨立的思考與體驗,才能真正地理解作曲家的思維邏輯與創作精神。
如果從第一號交響曲循序聽來,會發現第四號交響曲的創作手法更為成熟、更有自我風格展現。樂曲有著單純細膩、清新活潑、內在情感的表現特色。相異於第三號交響曲的壯觀偉大、戲劇性的發展、外放情感的表現。兩者在前後的創作上,顯現出全然不同的創新與嘗試手法。
在第三號交響曲的宏觀壯大、戲劇化、外放的情感下,第四號交響曲顯得較為單純纖細、清新活潑、重內在情緒的傳達。它比第二號交響曲長了些,風格與第二號較為相近。在創作上有其特殊性、獨一無二之處,很難在其他交響曲中發現雷同之處。但是此曲可感受到貝多芬已擺脫前人的影響,展現出自我風格的創新,樂曲中的騷動有著濃厚的浪漫氣息,不同於貝多芬多數樂曲中的厚重與英雄氣概,反而以愉悅清新、活潑自然、浪漫風格為樂曲的特點。
表現力之美風格的第一樂章,其蓄積能量的爆發力是貝多芬的愛用手法之一,強調每次的出現都各具特色,可說目標相同,手法迥異。第二樂章的動機貫穿手法,在莫札特的樂曲中有異曲同工之處,深具浪漫風格。偏向詼諧曲風的第三樂章,曲式以A – B – A – B – A呈現。如常動曲般〈perpetuum mobile〉的第四樂章,最大特色是絃樂十六分音符的快速聲響,持續著整個樂章。
同時期的其他創作
貝多芬在創作上一直追求自我挑戰與創新的嘗試精神,經常在同一創作時期一起發生的,最讓人佩服的是彼此之間難以找到相似風格的表現,並且又都是經典佳作,這實在不是一般人可為的。以下提出幾首與此樂曲同期的作品來做討論,如作品包括第四號鋼琴協奏曲G大調Op.58、《C大調彌撒曲》、小提琴協奏曲D大調Op.61、三首弦樂四重奏曲Op.59-1~3《拉茲莫夫斯基》。
G大調第四號鋼琴協奏曲Op.58於1807年3月在私人音樂會上和第四號交響曲一起首度演出,隔年1808年12月,與第五、第六號交響曲的首演同時做首次正式公開演奏。由於第四號鋼琴協奏曲的技巧不易,此後20年至貝多芬去世未再被演出,直到浪漫派中期才得以普及化。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61是貝多芬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協奏曲。樂曲第一樂章始於進行曲風,著重音樂織度上的層次美感,嘗試古典與浪漫間的情懷表現;第二樂章以內在精神為主,傳遞作曲家深遠意境的理想世界;終樂章以明朗的獵歌風為主,此首協奏曲可說是貝多芬樂曲中內外兼具的絕佳之作之一。
弦樂四重奏曲Op.59 -1~3《拉茲莫夫斯基》追求新風格的實驗,Op.59-1嘗試於室內樂的組合下,發展出交響風格的聲響,四個樂章都用最強、最豐富的奏鳴曲式寫成,不論在和聲、語法上都是新穎的。樂曲已相當偏離古典精神,可說是古典時期的新音樂表現。由以上同時期創作的樂曲中,展現多元風格的表現,由此現象可深刻地體會出貝多芬在創作上的勇於創新實驗精神。
對其他作曲家的影響
美國音樂學者羅伯.葛林堡(Robert Greenberg)在他的(The Symphonies of Beethoven)提出第一樂章的導奏風格。藉由和聲聲響製造神祕、虛無氣氛的特性,於貝多芬之後,可在德國浪漫時期作曲家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1786-1826)的歌劇「魔彈射手」(Der Freischutz),劇中的狼谷場景(Wolf’s Glen scene),感受到相似氣氛的營造,另外於十九世紀末的奧國作曲家馬勒(Gustav Mahler,1860 –1911)的第一號交響曲的導奏,也以表現大地混沌不明未知的氣氛為主。
作曲家的評價
第四號交響曲是貝多芬唯一沒有在Allgemeine musikalische Zeitung(音樂專刊)登出樂評的作品,也是貝多芬的一些突出作品中最被忽略的。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曾說過,這部作品保留貝多芬一生中最明朗日子裡的香味;柴可夫斯基對此曲的看法,「這樣的音樂使他擺脫刻版的現實生活,讓人聽了之後不再相信世界上還有戰爭、疾病和貧困。」;白遼士則認為「貝多芬摒棄英雄與頌歌般的宏偉包袱,接近第二號交響曲中高雅、樸實的永恆精神,賦予第四號交響曲是活潑、清新、恬靜且親切自然的特質」。另外,浪漫時期的德國音樂家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1810-1856〉曾經談到第4號交響曲與其交響曲作品之間的關係猶如 “the Greek-like slender one.像個纖細的希臘少女”。另一位德國作曲家兼指揮家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 1809- 1847〉在1835年10月4日萊比錫的布商大會堂音樂廳〈Gewandhaus〉舉行的一場音樂會,選擇此首交響曲,因它能傳達愉快歡樂的氣氛做為他的開場節目。
第一樂章 慢板─活潑的快板(Adagio -- Allegro vivace)、 bB大調、2/2拍、奏鳴曲式
導奏
開頭導奏的音樂段落與前面第一、二號交響曲相比,於內涵、架構和音樂性的醞釀皆顯得非常突出。此導奏在樂章當中曾多次的再現,但是每一次的來到都展現不同的樣貌,可說在相似的情境裡,營造出更細膩多變的差異。
此導奏特色著重醞釀氣氛,蓄積能量,帶出前所未有的爆發力。前三首交響曲中未出現過如此長的導奏,此曲著重氣氛營造,和聲的變化比旋律來的強烈,最值得注意之處是導奏扮演著氣氛蘊釀、能量蓄積者的角色,當能量爆發處即為呈示部開始。導奏可分成兩次相似段落,主要以和聲與弦樂三度下行開始(0:43),有股神秘氣氛,接著高音弦樂與木管群回應。1:38開頭聲響再一次出現,2:29高音弦樂與低音撥奏,並搭配木管的長音,像似撥開神秘陰霾般,聲響逐漸蓄積能量而至爆開,順利揭開呈示部的主題,使快板前的層次運用─慢板導奏,達成非常好的效果,算是一種新嘗試。
呈示部
針對呈示部整體而言,是一種清新自然有精神的風格,展現出力與美的特色,兩主題之間的重與輕是古典精神中的對比、平衡的特色之一。第一主題3:27的出現是爆發式的,由導奏蓄積能量到了第一主題時轉而傾洩而出,第一主題的特色是有精神地激進力量,非旋律式的,以重音作為開始,相對先前導奏的重,反而改以3:49輕巧的低音管斷音與不停歇地弦樂纏繞音型來做推升。第一主題的激進,穿插切分音拉扯作用作緩和,引出第二主題4:24田園風的低音管音樂,與第一主題成對比 屬旋律式主題,依序出現低音管―長笛―弦樂。
如做進一步的聆聽,留意第二主題以低音管當第一句的引導,交給主奏長笛吹出完整旋律,弦樂再以長笛的後半句做延伸。外表上,只是樂器間的交替,但是樂句上的處理又拉近彼此間的相互關係。結束句4:53(Codetta)的卡農手法就讓旋律更形緊密,以管樂與高、低音弦樂分別以卡農方式唱出,卡農主題採自導奏部分弦樂的前四音句型。三個部份之間各具特色,彼此連結的非常順暢,可說在異處中尋找相似之點,在相似處發展出彼此的差異,這些只待聽者於聆聽中再慢慢品味罷了。 反覆呈示部5:39 -主題二6:37 -結束句7:06
發展部
發展部有兩部分,7:59/ 8:31以相同的第一主題素材帶出不同性格的兩段音樂,第一次展現樂器之美,第二次強調強弱對比。第一部分先出現下行音型六次的重覆與壓縮,接著弦樂上行做一段蘊釀,以長笛的上行引出木管群,之後依序出現樂器如下:長笛—低音管—雙簧管與長笛—雙簧管與單簧管,弦樂隨時陪襯,木管群與弦樂唱出一段抒情且迷人的樂句。8 :31第二部分的發展強調強弱對比,利用圓滑音型8 :58逐漸壓縮作轉換並把樂曲拉回前面的導奏氣氛,以定音鼓9 :05表現,彷彿深夜般的氣氛,再次重建導奏的氣氛,然後引出再現部的第一主題。此發展部在此快板音樂的進行中,可以感受到貝多芬利用簡單素材,以壓縮手法使音樂緊湊度增加,以及展現樂器豐富的聲色,突顯出其風格迷人之處。
再現部
再現部變化不大,因為發展部的核心一直環繞著第一主題的素材打轉,所以回到再現部9 :51做了一些縮減。第二主題10 :30仍然是展現木管樂器為重心。尾奏11 :00部分也很簡短,結束之前第一主題11:40會再次的出現,最後,以簡潔的音符結束,表現出力與美風格的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 慢板(Adagio)、bE大調、3/4拍、沒有發展部的奏鳴曲式
呈示部
慢板的第二樂章是頗具浪漫色彩的一個樂章,其清新風格是交響音樂中的首見。樂章採奏鳴曲式,缺乏中間的發展部,但是貝多芬在兩次出現的第一主題,都已經加強主題的發展擴充段落。第一主題是以兩個音的音型為前奏開始,此兩音音型是貫穿整樂章的重要因素,兩音搖擺般的弦樂聲響,帶著一種浪漫且不安定感。此手法曾在莫札特鋼琴協奏曲K.466第二樂章中出現,三連音貫穿整樂章的方式,有著異曲同工之效。以此搖擺聲響為基礎,結合不同樂器的旋律線條,豐富的音樂織度,增添其主題的魅力。第一主題除絃樂木管之外,還加重定音鼓的地位,其餘如木管的音色、絃樂的拉絃與撥奏各具特色,都是樂曲細膩之處。
樂曲以弱音開始0 :06的一小段前奏,是整樂章的基礎核心,帶有背景效果。然後,弦樂由上緩緩而下帶出第一核心主題0:12,音樂很美。核心主題的第二次0:58出現,前奏轉強,換成木管與低音弦樂撥奏演奏主題,經過發展、轉調,過渡銜接進入第二主題。第二主題2:27先是單簧管與大提琴唱出,沒多久交棒給小提琴高音的弦樂,並配合弦樂的撥奏兼夜曲風。結束句3:13的織度豐富,低音部持續著前奏兩音音形,上方有低音弦樂的流暢音形與低音管的配合,不久,流暢音形提升為高音弦樂來演奏。
再現部
再現部的第一主題是不可錯過的精采樂段,3:51第一次的出現與呈示部相似,但不完整,旋律上多了一些音符,後半部似發展般,以強的和絃做級進4:41,用小調製造神秘感,是新的銜接過程。5:41再次出現的第一主題,在配器上做些改變,如兩音音型原先由低音弦樂演奏,現在改成低音管吹奏,弦樂旋律改成單簧管吹奏有種特殊感覺。6:05後半段定音鼓搭配法國號往下與長笛的主題表現,底部聲響逐步墊高,弦樂以波浪般的搖擺做銜接。第二主題7:41仍以單簧管與大提琴為主,後半部單簧管搭配撥奏與呈示部不同。最後的結尾8:29由流暢音形開始,以長笛再次演奏第一主題9:09做精彩回顧,後面由定音鼓9:48敲出兩音音型,在銅管聲中做出尾聲。
第三樂章
活潑的快板 (Allegro vivace)、bB大調、3/4拍、A – B – A – B – A
A段落:合奏,旋律多上行下行
B段落:以木管主奏弦樂做回應,後段加上弦樂的躁動聲響
第三樂章在標題上是活潑的快板,不像一般樂曲都有標示詼諧曲或小步舞曲的名稱,但是本樂章在風格上仍屬詼諧曲風,曲式上可畫分為A – B – A – B – A。 A、B成對比的兩部分,A是樂團合奏,B段是田園風的Trio的部分,精簡的室內樂組合而成。此田園風的Trio在古典時期作曲家海頓第八十八號交響曲、莫札特第三十九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中都有相似的安排。B段後半部加入如躁動聲的效果值得留意。A、B各重復兩次,最後A〈a’〉簡短的再現,結束前出現法國號的三個音當結尾。
A0:14 -B 2:11-2:50 -A 3:25 -B 4:25 -5:06 -A 5:37
第四樂章
不太快的快板 (Allegro ma non troppo)、bB大調、2/4拍、奏鳴曲式
呈示部
第四樂章具有明朗幽默的特性,類似喜歌劇風格,例如莫札特喜歌劇「費加洛婚禮」的序曲,整個樂章以快速不絕地速度持續到樂章終結,有如二十世紀初流行的常動曲風(perpetuum mobile ),著名的曲例如俄國作曲家穆索斯基(Modest Petrovich Mussorgsky 1839-1881)展覽會之畫(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中的市場(Limoges : le marche)表現,這也是九大交響曲中絕無僅有的唯一樂章。
本樂章最大特色是弦樂如常動曲般的快速聲響持續地出現,維持整個樂章。第一主題6:23以快速十六分音符的重音與圓滑句做對比,斷奏的強拍搭配圓滑旋律協調彼此的平衡性,依此特性做擴展,最後以小提琴簡單的四個音接出木管聲部。第二主題6:55主要是以木管及弦樂做對應,先是木管的輪唱,再接木管與弦樂的應答。結束句7:18則出現重與輕的對比,不同的是強音帶點粗暴,弱音卻以詼諧、戲謔做回應,整段樂曲非常緊湊順暢的進行著,呈示部會做反覆7:48。
發展部
發展部以弦樂繞圈音型為首,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9:16高音部小提琴將繞圈音型,低音弦樂以逐層提昇來墊高氣氛,然後舒緩下來,樂曲仍持續快速音型,並做調性轉變。第二部分9:43繞圈音型搭配木管樂句,製造高潮迭起的樂段。銜接再現部則以重和絃音10:11作終止式,期待著再現部的出現。
再現部
再現部與前面呈示部來說變化不大,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主題10:28的快速音群以低音管代替弦樂演奏,將弦樂的語法運用在管樂器上,反而得到不同的效果。第二主題10:53,仍採木管與弦樂間的回應。最後的尾奏,以再次的發展做為擴充手段,可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強弱的對比11:17,以下行樂句做延伸。第二部分則為再發展樂段11:48,繞圈音型、墊高、簡化,穿插單簧管和低音管,踩了煞車使樂曲速度慢了下來;這種減速或轉慢,是為了使後面的結尾能更有效地突顯其結束的高潮,於貝多芬的樂曲中經常可見。最後是結尾,低音弦樂12:25的快速音型搭配第一主題的圓滑旋律,聽見木管群輪替出現,結尾時直接往前衝,再轉慢,最後做出強有力的終止式結尾。精彩的終樂章―常動曲風格,同一時期的弦樂四重奏Op.59-2也有很棒的常動曲,其他如第二、七號交響曲終樂章亦有類似的風格出現。 (撰文 羅文秀)
推薦文章
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 c小調 Op.67 「命運」
貝多芬 第三號交響曲 降E大調 Op.55英雄
貝多芬第一號交響曲 C大調 Op.21
貝多芬第二號交響曲 D大調 Op.36
貝多芬的d小調第九號交響曲「合唱」
貝多芬C大調三重協奏曲 Op.56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