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快樂頌的配樂貝多芬晚期弦樂四重奏       

【若需分享請標註出處,感謝您對作者的尊重,謝謝!】    

電影《快樂頌Copying Beethoven》主要講述第九號交響曲的首演,演出前忙著抄寫分譜與排練,從抄譜角度切入,以第三者來探討貝多芬的想法,異於一般敘事性的作曲家傳記。電影進行到一半貝九已經首演完成,劇中強調1924年之後到貝多芬去世期間,是晚期弦樂四重奏的寫作,影片中深入描繪成名後的貝多芬創作,想甚麼?追求甚麼?      

21.jpg

    透過虛構的女學生安娜―特別是以作曲為專長,讓貝多芬內心的真實想念逐一流露,兩人多次的深入對談,藉由心靈想念的闡述來搭配恰當曲目,讓音符傳達主人翁的想法與心境起伏。晚期弦樂四重奏分別出現於影片之中的許多場景,巧妙地讓音符表達貝多芬晚年的心境,並非外在的絢麗,而是寧靜中的心靈交會,美的無可言喻。晚期絃四是本文的敘述重點,影片的配樂大致分成兩種:一是與樂曲的想念相關,二是純粹當作劇情戲劇加溫的元素,將分別說明於後。   

 

第一部分:闡述樂曲的想念         

樂曲:Op.133大賦格+Op.130       

影片:1:11:15 Op.133創作 --1:31:44演出Op.133  --1:40大賦格配樂 -4:28終於聽懂 -5:45

133-1.jpg

      電影《快樂頌Copying Beethoven》之中,當《合唱》交響曲的演出成功之後,貝多芬仍持續創作,劇中貝多芬對自己Op.133大賦格的創新感到異常興奮,大讚將內心的初衷帶入音樂,不是空想而是真實呈現,使藝術走向更接近人的原始性,他的超前概念,違反當時優雅、高貴的美感標準,導致貴族們認為貝多芬變得很不可思議、無法理解。

   劇中安排共分三段式的呈現,首先以倒敘畫面開始,安娜接到貝多芬病危通知,急忙搭上馬車飛奔而至,於搭車的同時響起大賦格的片段,混亂急躁的樂聲剛好顯示安娜的不安的心情,一路上的思考,終於使她明白大師的創作理念,和先前對大師坦言無法理解的疑問,終於在貝多芬死前得到解答回覆。   

22.jpg   

圖. 片頭安娜接到貝多芬病危通知,搭車時的神情,心中響起Op.133   (取自網路)   

    Op.133的創作  貝多芬對自己的新想法感到異常地興奮,急於和懂得的知音來分享,適時學生安娜剛好進門,拿起樂譜閱讀,希望安娜坦白地說出感覺―「醜陋ugly」,貝多芬補充道:「雖然醜陋,但很優美,重點是要挑戰人們的審美觀。我正在開啟”ugly”的概念,一種人類最原始、不經修飾的初始原貌,身體本能的直接反應。」

    這個美的概念真的來了早些,1820年代,音樂才剛從宮廷休閒娛樂的典雅優美享受,逐漸進入心靈啟發的層次,一切仍以賞心悅目的”美”為主流,美被神格化,也是人們追求的理想標的,繪畫、音樂皆然。另一方面,浪漫主義下出現孤獨、流浪死亡的淒涼美學,於文明修飾下還是令人舒適。直到世紀末、20世紀初,「原始面貌/生命力」或「醜陋ugly」,揭發不堪、恐懼或不安,成為美學的另一股潮流,音樂上有馬勒的心靈描繪、史特拉汶斯基「春之祭」的原始節奏衝擊,繪畫方面如畢卡索受非洲面具影響的「亞維儂姑娘」。另外受到哲學理論、心理學的影響,強調重視人的內心情感的表現主義,如埃貢席勒、科克西卡、孟克、法蘭西斯培根等等。     

24.jpg   

圖. 畢卡索的作品   

    大賦格的音樂,經過200多年,於和聲、聲響方面仍覺得新穎,藝術家的想法總是走在時代的前端,賦格是最複雜的對位曲式,巴赫之後,貝多芬最愛寫作賦格,九大交響曲幾乎都有出現卡農(較簡單的對位曲式)或是賦格,鋼琴奏鳴曲、弦樂四重奏也都少不了,在他之後,馬勒也是特別喜歡加入賦格的樂段,九首交響曲處處可見。

 

    Op.130原先完成的是六個樂章,時間是1825-26年底,終樂章就是15分鐘的大賦格,後來覺得它不適合放在最後樂章,因此將大賦格獨立成單樂章為Op.133,另外再補寫一段迴旋曲補滿Op.130的六個樂章,第六樂章的迴旋曲是弦樂四重奏最後完成的部分(絕筆),此時已經是1826年的11月左右,隔年1827年3月貝多芬就離世。   

 

 

樂曲:Op.131 

影片:1:19:30  Op.131 -I樂章開頭,寂靜談話          

    貝多芬把安娜求回來工作之後,安娜說不懂這首曲子到底在哪結束呢?大師解說道這首沒開始、沒結束、沒調性,作品如行雲流水,雲朵的變換或潮汐的流動,不用成調,逐漸增長,是活生生的,第一樂章變成第二樂章,一個意念消失,另一個又起來了,作品裡充滿著”結構”,只能中規中矩,你得傾聽內心的聲音,連自己也是在聾了之後才聽見的,安娜問:「我得先尋找自我的寂靜,才能聽到音樂?」貝多芬答:「對的,寂靜正是關鍵,在於音符之間,當你心中充滿寂靜時,你的靈魂就能歌唱」。(劇中的翻譯稍有不妥,在此已重新調整)     

26.jpg

    這段對話說的正中下懷,深刻地表達貝多芬晚期創作時的想法,Op.131七個樂章共出現六個調號,大大超出傳統轉調關係,第一樂章以賦格寫成的慢板如同加上慢板導奏的第一樂章(快板),就像對話中的「第一樂章變成第二樂章….」,另外打破傳統四樂章結構的概念,讓音樂的進行隨心意而行,因此結構、調性更不受限制,呈現前所未有的實驗風。 

 

  

Belcea Quartet 演奏Op.131,第一樂章0:00,終樂章32:55.  

    Op.131全曲共七個樂章不中斷的一氣呵成,之前創作中曾出現樂章間直接進入(Attacca)的情形,大多都在末兩樂章之間,但是全部樂章的不中斷,是首次嘗試,使人聯想浪漫時期交響詩連篇樂章的概念,雖無間斷,但仍存在速度上的變化和多元曲式的運用,兩者間的差異在於標題,前者為絕對音樂,後者融入故事情節。再深入討論七樂章,一二樂章視為帶著導奏的快板,第三樂章只有11小節當作過門,第四樂章是行板,第五樂章如詼諧曲般,經過銜接的第六樂章,最後是快板的終樂章,因此七樂章是障眼法,骨子裡仍然是四樂章的架構。因為創作者異於凡人的思考,多點想像、加些破壞,少了包袱、卸除框架,成了開啟未來觀念的先驅、引出新概念。

         

    「寂靜」是傾聽自我的重要關鍵,有此境界自然能夠表達心靈思想,孤獨的靈魂更能找到自我的獨白,Op.131富情感的從容慢板第一樂章,正是這種寂靜的最佳寫照,遠離塵囂陷入自我的寂靜世界,只有純粹、潔淨的淨化作用。比寂靜更深的境界應該是「星空」,那是貝多芬最崇高的理想世界,第九號交響曲終樂章有兩段宗教音樂的插入樂段,其中第二段帶領聽者進入遙遠的星空,潔淨無紛擾的神聖地域,人類最幸福的時刻。        

 

 

樂曲:Op.132 感恩之歌    

影片:1:35:41 無調 Op.132 -III 感恩之歌  開頭  臥床  -1:38:46    

   Op.132-III 感恩之歌,影片中用創作抄譜的方式呈現,記得最先出現此場景的是莫札特傳記影片「阿瑪迪斯」,安魂曲的口述段落,作曲家以各聲部方式拆解開來敘述,再一個個聲部的添加,讓原先複雜的聲部分解成小小零件,觀眾也能感受到作曲家的細心安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Se-wZ0AOQQ  電影Amadus中,莫札特口述,薩里耶利代為記譜一幕

 

27.jpg   

圖. 口述音符,安娜代為記譜    

    Op.132是在Op.127之後完成的,前後樂章早有構想,不幸地,期間長久的腸炎痼疾發作,只能臥床養病。大病痊癒之後的貝多芬深深感受到生命的珍貴,安排中間第三樂章為感恩之歌,甚至於加註標題說明,感恩於病後身體恢復新活力,安排雙主題的變奏,運用古老調式寫作,也成了本曲的特色。

   

Belcea Quartet 演奏Op.132  感恩之歌18:30. 

    採用中世紀的利第安調式(影片從18:30起),仿無伴奏合唱的聖詠,緩慢卻不沉重,充滿虔誠之愛的祥和,寧靜裡洋溢著溫暖,內心的祈禱流露出誠摯的情感,是很少見的貝多芬。剛寫完第一樂章時,因腸炎發作,徘迴生死邊緣,經過月餘,遲暮老人暫緩病痛的糾纏,重獲新生的感恩心情,親筆寫下感恩的標題,再強的「強人」也有他脆弱的時刻。

 

第二部分:純粹戲劇加溫的元素     

樂曲:Op.131第七樂章   

影片:43:45 Op.131-VII 開頭    /1:17:55(131- VII 開頭,貝多芬去修道院找安娜)     

9-III.jpg  

圖. 身處森林中思考音樂    (取自網路)   

23.jpg  

圖. 修道院找回安娜  (取自網路)   

    Op.131終樂章出現兩次(Belcea 樂曲演奏32:55),第一次是貝多芬在森林溪水旁思考音樂。第二次是貝多芬取笑安娜作品,安娜憤而離去回到修道院,演出在即急需幫手,只好拉下臉去求安娜回來幫忙,音樂的激動正適合表達主角的焦慮心情。   

    對比Op.131第一樂章的寂靜純粹,終樂章是熱鬧的入世生活,積極活潑,並且是首層次豐富、豐富變化的迴旋曲,聽過它就無法抹去,劇中常將它與主角焦急的心情做搭配,更突顯內心的不安,在電影裡它的存在只是一段表面化的配樂,實際上,是非常受歡迎的終樂章。 

 

 

樂曲:Op.135-IV 開頭  

影片:-1:27:30展場  -1:28:20135-4尖銳序奏) -1:29:08 安娜創作   

   貝多芬打壞安娜男朋友馬丁的設計作品,安娜非常氣憤地質問為何如此?貝多芬回應:主張藝術創作需展現自我靈魂,內含創作者的真實內在情感,如悲傷、憤怒,甚至充滿殺氣,活生生的生命力才是價值所在。隨後貝多芬彈奏安娜的作品,事實上這首鋼琴曲是貝多芬作品「狄亞貝里33段變奏曲」,給安娜的評價是樸實中帶著剛毅,但這不是安娜的本性,而是她仿造貝多芬手法而寫,世上不需要貝多芬第二,藝術創作追求的是獨創性,順帶道出藝術創作上的真髓,欣賞此部影片重視宣揚藝術家的精神,觸及大師的心靈。        

橋作品.jpg   

圖. 馬丁設計的模型  (取自網路)   

135-4.jpg    

圖. 安娜氣憤地質疑貝多芬的行為

    Op.135-IV樂章的譜上特別加註一個標題  

"Der schwer gefaßte Entschluß" 終於下定決心或是艱難的決定   

"Muß es sein?" 非得如此? Es muss sein (Must it be?) 一定如此!        

「終於下定決心」、「非得如此?」、「一定如此!」標題不只引人注意,也讓人起了疑竇之心,是幽默、賣關子,還是另有暗喻…,實際真相不為人知,唯一能說明的就是音樂本身了。導奏既尖銳又詭異的新穎聲響,是後期作品中的新嘗試,開啟未來新音樂的想法,整個樂章須完整聽過,才能正體驗大師的想法,如欲瞭解更多,請參閱第十六號弦樂四重奏Op.135一文。      

    有關晚期弦樂四重奏的樂曲內容,請參考個別曲目的文章,會有詳細的說明與解析,歡迎點閱。   

 

推薦文章  

貝多芬晚期絃樂四重奏() No.12 Op.127  E大調 

http://turina231.pixnet.net/blog/post/322334094-%e8%b2%9d%e5%a4%9a%e8%8a%ac%e6%99%9a%e6%9c%9f%e7%b5%83%e6%a8%82%e5%9b%9b%e9%87%8d%e5%a5%8f-op.127     

貝多芬晚期絃樂四重奏() No.15 Op.132  a小調        

http://turina231.pixnet.net/blog/post/322348011-%E8%B2%9D%E5%A4%9A%E8%8A%AC%E6%99%9A%E6%9C%9F%E7%B5%83%E6%A8%82%E5%9B%9B%E9%87%8D%E5%A5%8Fop.132  

貝多芬的晚期絃樂四重奏() Op.130+Op.133大賦格     

http://turina231.pixnet.net/blog/post/322518639-%E8%B2%9D%E5%A4%9A%E8%8A%AC%E7%9A%84%E6%99%9A%E6%9C%9F%E7%B5%83%E6%A8%82%E5%9B%9B%E9%87%8D%E5%A5%8F(%E4%B8%89)-op.130+op.133%E5%A4%A7%E8%B3%A6     

貝多芬晚期絃樂四重奏() No.14 Op.131 c小調   

http://turina231.pixnet.net/blog/post/322475979-%E8%B2%9D%E5%A4%9A%E8%8A%AC%E6%99%9A%E6%9C%9F%E7%B5%83%E6%A8%82%E5%9B%9B%E9%87%8D%E5%A5%8F(%E5%9B%9B)--op.131

貝多芬晚期弦樂四重奏() No.16 Op.135  F大調     

http://turina231.pixnet.net/blog/post/322491144-%E8%B2%9D%E5%A4%9A%E8%8A%AC%E6%99%9A%E6%9C%9F%E5%BC%A6%E6%A8%82%E5%9B%9B%E9%87%8D%E5%A5%8F(%E4%BA%94)-op.135  

arrow
arrow

    Lola聊音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