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邦f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Op.21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2 f-moll Op.21  

       蕭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1810-1849)一生創作兩首鋼琴協奏曲,分別為第一號e小調Op.11(1830)、以及f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Op.21(1829),仔細看看前述兩首樂曲的創作年份,再來查明樂曲交付出版的年份:作品11是1833年出版、作品21則為1836年出版,先完成的樂曲因為較晚出版,因此造成兩首樂曲呈現顛倒的現象,簡單說第二首作品21是較早完成的曲目。創作時間正值20歲青年時期,洋溢青春年少的自由奔放、抒情纏綿的維特式煩惱,迷人的憂鬱、華麗的燦爛是很受演奏家青睞的曲目之一。   

Konstancja Gładkowska.png  

圖1.康絲坦雅.葛拉苛夫絲卡 (Konstancja Gładkowska,1810-1889)

    年輕時就讀波蘭華沙音樂學院,認識主修聲樂的康絲坦雅.葛拉苛夫絲卡 (Konstancja Gładkowska,1810-1889)(圖1),1826年初次相遇,因追求者眾,只能遠遠愛慕於心底。她擁有一雙迷人的藍眼珠、和出色的女高音,才華與外貌都使得年輕蕭邦留下深刻的印象―謬思女神,因此激發了蕭邦創作此鋼琴協奏曲的抒情樂章。

 

    1829年10月(公開首演是1830年3月華沙國家劇院)蕭邦曾寫信給好友狄杜斯.沃伊契喬夫斯基 (Tytus Woyciechowski,1808-1879)描述自己的心情,信中寫道:「我似乎發現我的理想型對象,這半年來不斷地經常夢見她,又不敢跟對方說話。在此思念的時期,將心中所有的情感都投射在鋼琴協奏曲的慢板樂章裡。」另一方面,蕭邦也寫道:「 不是要彈得大聲―而是應該更有情調、寧靜而憂鬱;它應該給人一種溫柔凝視某處而喚起千百種甜蜜回憶的感覺。那是在美麗的春天月光下的冥想。」   

kandinsky-1903x.jpg    

圖2.  俄國畫家康丁斯基 (Wassily Kandinsky,1866 ~ 1944) “歌唱家”   

    事實上,蕭邦離開波蘭之前的告別演奏會上(1830年10月),這位暗戀對象康絲坦雅.葛拉苛夫絲卡曾與他同台(圖2),擔任獨唱,蕭邦如此告訴好友狄杜斯:「…康絲坦雅身穿白色禮服,頭上飾著玫瑰花,此扮相非常適合她,以低音歌聲唱出羅西尼(Gioachino Antonio Rossini,1792-1868)的歌調(Cavatina),演唱的非常好…」心中充滿喜悅。這些年輕時的好友與回憶,在1830年11月他離開波蘭之後,仍有一些書信往來,狄杜斯是學生時代的摯友,大學學習法律,後來走向政治之路,康絲坦雅也於1832年走入婚姻。  

1345895.jpg   

圖3.德爾菲娜.波託卡 (Delfina Potocka,1807-1877)是蕭邦的鋼琴學生

    f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最後到底題獻給何人?德爾菲娜.波託卡 (Delfina Potocka,1807-1877)是蕭邦的鋼琴學生(圖3),伯爵夫人也是好朋友,不僅漂亮且才華洋溢,是蕭邦離開波蘭之後,於巴黎認識的另外一位謬思女神,交情匪淺,直到蕭邦臨終前,在其病榻前為他歌唱,情誼既深且長,此曲於出版時題獻給這位紅粉知己德爾菲娜.波託卡。          

   frederic-chopin-6-1408463043-view-0.jpg    

圖4. 蕭邦在安東.拉齊維爾王子的沙龍中 Chopin playing the piano in prince Radziwill’s Salon  1887  波蘭畫家亨利克·西米拉茲基1843-1902 所畫

    在此時期,蕭邦遇到一位波蘭貴族兼音樂家―作曲和大提琴、也是位藝術贊助者―安東.雷茲威爾(Antoni Radziwiłł,1775-1833),他認識很多當時歐洲著名音樂家,例如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1782-1840)、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吸引這些優秀音樂家於Antonin(波蘭中部偏西南一帶)舉辦沙龍音樂會(如圖4,5,6),蕭邦於1825年就認識雷茲威爾,1829年訪問這裡,幫雷茲威爾王子的女兒旺達公主上課,蕭邦曾如此說:「她十分年輕,也非常漂亮,指導她彈琴是件很愉快的事情。」《C大調序曲與華麗的波蘭舞曲》Op.3、《g小調鋼琴三重奏》Op.8(1828年)是題獻給旺達公主、雷茲威爾王子,皆是很適合沙龍音樂會演奏的曲目。 

SM_Antonin_pałac_myśliwski.jpg

圖5.Antonin是雷茲威爾於1824年完工的鄉間木造狩獵行館

Antonin_9.jpg    圖6.蕭邦於1827-1829間曾拜訪此處的紀念牌坊

註. Antonin是雷茲威爾於1824年完工的鄉間木造狩獵行館,此行館目前以旅館方式仍在經營。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 2 Krystian Zimerman, LA Phil, Carlo Maria Giulin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L9Ng644O70   1. Maestoso 0:00     2. Larghetto 14:14     3. Allegro vivace 23:23

音樂內容如下:    

第一樂章 莊嚴肅穆(Maestoso)  f小調 4/4 奏鳴曲式    

   第一樂章如要容易分辨主題的話,第一主題會以弦樂群和樂團為主,樂句以長短音大跳開始為特色,也是本樂章的核心動機音型。第二主題則以木管和弦樂色彩為主(音檔1),旋律具歌唱性,樂團先演奏一次呈示部,鋼琴再接著彈奏主題一,原來弦樂與合奏的問答式,在此鋼琴一手包辦,先是長短音大跳開始(音檔2),再接低音的強烈回覆,後續主題繼續被彈奏,不斷衍伸的音符如冒泡地溢出。具歌唱性的第二主題(音檔3),在鋼琴的十指間,編織成浪漫華麗的綿延線條。兩個主題於樂團和獨奏間,展現非常不同的獨特魅力,樂團有著音樂變化,獨奏則是以美聲詠嘆調的花腔裝飾,流露出非常蕭邦個人特質的部分。發展部處處充斥主題一的動機音型,樂團演奏,獨奏接棒或是穿插於獨奏華麗的音群當中,頻繁樂聲不絕於耳。由於發展部佈滿主題一元素,因此再現部的主題一被鋼琴簡單一句的輕描淡寫就滑入主題二(音檔4),依舊以花腔裝飾著主題二,最後的尾奏在激動的情緒中畫下休止符。      

   音檔1.I-題二樂團

   音檔2.I-主題一獨奏   

   音檔3.I-主題二獨奏  

  音檔4. I-再現主題一+主題二             

 

 

第二樂章 甚緩板(Largehetto)  A大調 4/4   ABA三段    

    慢板樂章應該是最受歡迎的抒情篇章,保持作曲家一貫的夜曲性格,旋律的纏綿、呢喃又細膩,簡直貼近人們的心坎裡,每個樂句如花腔般地綿延拉長、音符如湧泉一般地冒個不停,不需隻字片語,所有的思緒都藏在滾動的聲響之中。

    先是一段導奏的鋪陳,漸漸地揭開序幕引出主題A,又細又長的樂句必須搭配已算計好的換氣,拱托出句子間的高低起伏以及氣息吐納,兩長句、三短句再加一長句,簡單標示為長-長—短短短—長,以上屬於前半部(譜例+音檔5),接下去的後半則為長—長—短短—長(音檔6),主題A經過一次演奏之後,以延伸和顫音來連結下一段的出現,再度重現主題,第二次的彈奏有更多細節的變化(音檔7),音符如雪球般越滾越多,句子拉得綿延細長,這是欣賞蕭邦音樂最美妙的一刻,抒情樂句的千迴百轉、喁語細訴,所以兩次的傾聽,娓娓道來吐露了內在心聲。

    B段與A段有很大的對比性,前者A是歌唱性、後者選擇誇張的戲劇效果,神秘聳動的聲效是弦樂震因的嗡嗡聲(音檔8),搭配著宣敘調語法的鋼琴彈述,將沉醉的心情喚醒,推入迷霧般的森林場景,結局就是一場驚豔,其中誇張地漸強和華麗的轉身(音檔9),都不容錯過。(音檔10. B之後的A)       

  II主題A前半.jpg          

譜例. 主題A 前半段     

  音檔5.II-主題A前半  長句 -0:08長句  -0:19短句*3 -0:29長句 -延伸         

   

  音檔6.II-主題A後半  長句 -0:11長句  -0:20短句*2  -0:31長句                

  音檔7.II-主題A第二次前半 長句 -0:08 長句 -0:20  -0:31     -後半 0:49      

  音檔8.II-B 宣敘調+嗡嗡聲    

  音檔9.II-B 0:08 加入法國號  -漸強  -0:34高音下轉           

  音檔10. II-B之後的主題A 前半 長句  -0:08 長句  -0:19    -後半0:50 -加入低音管 

 

 

第三樂章  活潑的快板(Allegro vivace) f小調 3/4  奏鳴曲式      

    終樂章除了採用奏鳴曲式之外,也以民族特色素材為主―波蘭舞曲風。呈示部第一主題以短短長的樂句為主(音檔11),鋼琴先唱,樂團再呼應,做過兩次之後,獨奏鋼琴來一段波蘭節奏的炫技花奏(音檔12),擺脫前樂章的夜曲靜謐氛圍,展現活潑愉悅的性格。   

    第二主題用聲效來當背景音樂,採用弓背敲絃(Col Legno )發出的拍打跳躍聲(音檔13),鋼琴彈奏著三連音樂句,鮮明而印象深刻,先是大調再轉小調,之後再回大調,此大小調的陰暗轉換,更顯濃濃的浪漫意味。再說此第二主題是本樂章的主角,再現部的第二主題由法國號吹起號角般的主題旋律(音檔14),原來的弓背敲絃也被換成鋼琴華麗炫技的樂段,號角聲和流暢音群的合體,將音樂炒著更加熱鬧,是此樂章的亮點之一。補充一下發展部部分,大多以音型素材來擴張,其中一段於鋼琴低音部出現一段主題二的素材(音檔15),右手華麗音群中夾帶隱約的聲響,宛如蒙著神祕面紗的感覺。

  音檔11.III主題一短短長-樂團    

  音檔12.III主題一獨奏炫技      

  音檔13.III主題二弓背-鋼琴ab      

  音檔14.III發展主題二元素        

  音檔15.III再現主題二號角炫技   

Jane_stirling_par_deveria.jpg

·斯特林( Jane Stirling 1804-1859) 蕭邦的學生,1848年安排蕭邦至英國一連串的音樂會活動,蕭邦臨終之前一直在身邊照顧與幫助。

Ostatnie_chwile_Fryderyka_Chopina.jpg

蕭邦臨終前,特奧菲爾·科維亞特科夫斯基 (Teofil Kwiatkowski)1849 年,珍·斯特林( Jane Stirling)委託創作。蕭邦坐在床上,存在(左起)波蘭作家克瓦希Jełowicki,蕭邦的姐姐Ludwika,馬塞利納·克紮特里斯卡,波蘭友人沃伊切赫Grzymała,畫家奎亞特科夫斯基Teofil Kwiatkowski   

 

若需分享請標註出處,感謝您對作者的尊重,謝謝!       

推薦演奏版本      

Arthur Rubinstein - Chopin - Piano Concerto No 2 in F minor, Op 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3r4EgwLqMM       

 

資料來源    名曲解說全集 /大陸書局 ,    蕭邦 / 智庫文化     

 

推薦文章   

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https://reurl.cc/aNDb2G     

拉赫曼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https://reurl.cc/jge4L2         

拉威爾G大調鋼琴協奏  https://reurl.cc/WXoYl5       

 

 

 

 

 

 

 

arrow
arrow

    Lola聊音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