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赫《蘇格蘭幻想曲》作品46

Bruch Scottish Fantasie op.46   

        布魯赫(Max Bruch,1838-1920)出生德國科隆,母親是他的音樂啟蒙老師,身為一名教師,作曲和指揮也是他職業生涯的一部分,他所處的時期正是浪漫派名家雲集,比他稍長的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0-1897)幾乎遮掩他的光芒,還有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的音樂對其影響不小,其著名的《G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作品.26(1866年) 最受歡迎(受孟德爾頌影響),另外,作曲家本人也認為D 小調第2號(1878年)和D小調第3號(1891年)一樣是好作品,《蘇格蘭幻想曲》(Scottish Fantasie op.46)(1880年)是協奏曲之外最常被提及的。其中利用蘇格蘭民謠於樂曲中,是他的音樂特色之一,布魯赫本身熱愛民謠,並善用各地民謠來創作,例如1863年的《十二首蘇格蘭歌曲》(12 Schottische Volkslieder) 是受其導師文森茨·拉赫納(Vinzenz Lachner,1811-1893,德國作曲家、指揮家)的影響,還有以猶太希伯來曲調完成的為大提琴和管弦樂團《晚禱》(Kol Nidrei, Op.47)也是很受歡迎的作品。事實上,人聲方面,如清唱劇合唱,室內樂、協奏曲方面、大型管弦樂有三首交響曲和其他組曲,民謠涉及的範圍很廣,如北歐瑞典、俄羅斯、西班牙、義大利..歐洲地區國家 。身為教師的他也有傑出的學生代表,如義大利作曲家雷史畢基(Ottorino Respighi1879 -1936) 和英國佛漢·威廉斯 (Ralph Vaughan Williams1872-1958)-熱愛收集民歌作曲家,多多接觸他的作品之後,會發現布魯赫是一位被忽略的作曲家,應該更積極地挖掘其他未發光的作品。

Rathausturm_Köln_-_Max_Bruch

科隆市政廳塔的馬克斯·布魯赫雕像    

 

    一般稱為《蘇格蘭幻想曲》Scottish Fantasie op.46 的原來標題是《為小提琴、樂團和豎琴的幻想曲,自由運用蘇格蘭民謠旋律》(Fantasie für Violine mit Orchester und Harfe unter freier Benutzung schottischer Volksmelodien, op.46),1880年首演。

   《蘇格蘭幻想曲》是布魯赫於1879/80年冬天在柏林期間的創作,創作靈感起於閱讀蘇格蘭作家沃爾特.史考特(Walter Scott,1771-1832)的著作,史考特是歷史小說的創始者,《威佛利》(Waverley)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品。除受此影響之外,也利用數首蘇格蘭的民謠於各樂章當中,音樂當中加入蘇格蘭音樂特質,樂器上是小提琴、豎琴,模仿蘇格蘭風笛聲響,民謠含括民間敘事、歷史事件、生活情感,不止於音樂上,它還是有史以來,小提琴作品於文學中要求最高的作品之一。 

 

    到底要稱它是協奏曲還是幻想曲呢?全部四個樂章,不同於快慢快三樂章的協奏曲,形式自由,亦非嚴謹的奏鳴曲式,雖是小提琴與管弦樂團的樂曲,樂章安排多為兩個A、B主題的迴旋曲,皆非協奏曲的形式,因此以自由幻想為訴求,更符合作曲家之意。1880年9月初演,《蘇格蘭幻想曲》獻給西班牙小提琴家帕布羅·德·薩拉沙泰(Pablo de Sarasate,1844-1908)。另一方面,小提琴家約瑟夫·姚阿幸(Joseph Joachim,1831-1907)也是布魯赫的朋友,他為樂曲指法提出建議,曾表示讚賞;向來只演奏題獻給他的音樂,但他也演奏了此《蘇格蘭幻想曲》。

 

音樂特色  

        此曲運用多首民謠素材,因此旋律性強烈,作曲家也著重於曲調上的變化,像是單絃演奏曲調,再利用音域的上下移動,如提高八度、或降低八度。技巧上可用雙絃演奏旋律,不僅增加聲音厚度,獨奏者也能加以發揮炫技的空間,或是主旋律在獨奏、樂團之間游移做交換,又是另一番景象,終樂章改弦易轍,以變奏方式做擴充,還有段落的結尾運用很多阿們終止,這是一般很少見的。整體而言,民謠旋律能夠輕易地掌握,還有濃濃的蘇格蘭風特質,如豎琴、風笛聲和節奏…等等的運用,讓此曲別具獨特性格。      

 

 

布魯赫選擇四首蘇格蘭民謠,分別安排在四個樂章當中:          

《老莫瑞尼斯》(Auld Rob Morris)、I樂章-主題B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Gc63ngbyS8  Robert Burns - Auld Rob Morris (James Malcolm)       

I Auld 改 色.jpg   

蘇格蘭民謠譜   

蘇格I-老人B 色  

幻想曲主題譜例  I樂章-主題B     

 

《嘿,滿身灰塵的磨坊主人》(Hey, the Dusty Miller) [Robert Burns -1759-1796]   II樂章-主題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H2n0RL7TZk 

II dusty-miller 色

蘇格蘭民謠譜    

蘇格II-模坊A

幻想曲主題譜例    II樂章-主題A    

 

第二樂章結尾進入第三樂章小提琴演奏《老莫瑞尼斯》   

 

《我為了失去強尼而憂傷》(I’m down for Lack of Johnnie) III樂章-主題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mNGeL8X0l8  I'm A Doun For Lack O' Johnnie         

III 古版 色

蘇格蘭民謠譜 

蘇格III-強尼A

幻想曲主題譜例   III樂章-主題A     

 

《蘇格蘭人》(Scots, wha hae wi’ wallace bled) by Robert Burns  IV樂章-主題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YCYzrZWjs   -《老莫瑞尼斯》 -《蘇格蘭人》

IV Scots_Wha_hae_wi'_Wallace_Bled 色

蘇格蘭民謠譜 

蘇格IV-戰豆A 色

幻想曲主題譜例  IV樂章-主題A 

 

編制:2長笛、2雙簧管、2單簧管、2低音管、4法國號、2小號、3長號、低音號、定音鼓、大鼓、鈸、豎琴和弦樂群五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aVET-CDRWk    

M. Bruch: Scottish Fantasy - Stefan Jackiw - Rumon Gamba - Sinfónica de Galicia 

斯蒂凡·賈基夫 (Stefan Jackiw,1985-)  美國小提琴家       

 

第一樂章  極緩板(Grave)―如歌的慢板(Adagio Cantabile) 降e小調 4/4拍 -降E大調 3/4拍        

導奏-A -B -A’-B -A”

    導奏本身很有特色,和聲式聲響帶出送葬沉重氣氛(音檔1),加入小提琴獨自的宣敘調語氣,凝重與自由的交替,音樂享有許多自在的空間揮灑。A主題部分由樂團擔任(音檔2),樂團採和聲聖詠方式,濃厚宗教色彩,雖然嚴謹,但樂團擴展自我對話式的樂句,以及豎琴有著重要的份量―豎琴是蘇格蘭和英格蘭北部民間音樂的典型代表之一,都有些夢幻性。主題B則以小提琴為主(音檔3),唱著略帶哀怨的曲調―蘇格蘭民謠《老莫瑞尼斯》,用意是「老遊唱詩人,望著已傾毀的城堡,感嘆昔日的光輝歲月」。單絃、雙絃互換使用,音域高低轉移都為此旋律增添風貌。《老莫瑞尼斯》是此曲的靈魂,二、三樂章的銜接,以及樂曲最後的結尾前都會再度出現,連貫所有樂章。本樂章最後結束的終止式並非一般的(V-I)完全終止,而是採用(IV-I)教會終止,也稱阿們終止(音檔4),於第三樂章中也出現許多次。       

導奏 (樂團+小提琴) -A(樂團) -B(小提琴) -A’ (樂團+小提琴) -B (小提琴) -A”-尾奏   

音檔1. 導奏    

音檔2. 主題A     

音檔3. 主題B     

音檔4. 阿們終止  

 

 

第二樂章  快板(Allegro) 降E大調 3/2拍

    與民歌裡,熱情洋溢的磨坊主人的風格相似,而且還加入低音模仿的風笛聲

    簡短的導奏,之後就是A、B主題,第二樂章曲式為A-B -A’-B’-A”-B”,簡單而言兩個主題,將有三次的表現,呈現獨有特色,其中又以主題A為主角―蘇格蘭民謠《嘿,滿身灰塵的磨坊主人》,第一次模仿蘇格蘭風笛引出獨奏主題A(音檔5),第二次絃樂群以持續節奏歡迎獨奏添新樂句加入,獨奏旋律的大小調轉換(音檔6),充滿浪漫的神祕感,第三次的A,先是弦樂做出高低音域的卡農,和持續音的風笛聲響,獨奏與長笛對話(音檔7),再平行同唱曲調,為簡單的旋律添加許多巧思和創意。 

 音檔5. 主題A    

音檔6. 第二次主題A, 0:17轉小調    

      

音檔7. 第三次主題A, 0:22獨奏與長笛對話

 

 

 

第三樂章  持續的行板(Andente sostenuto) 降A大調 4/4拍  

    由前一樂章結尾的過渡直接進入慢板(Adagio),中提琴獨奏《老莫瑞尼斯》短短樂句,再交棒給獨奏小提琴(音檔8)。 

音檔8. 中提琴獨奏《老莫瑞尼斯》,0:18交棒給獨奏小提琴   

 

    第三樂章是行板,主題依然是A和B,AB主題的不同在於音域上的變化,主題A上下五度的窄小音域(音檔9),主題B則為大跳(音檔10),主題的出現後,再提高八度演奏,是主題令人印象深刻的方法。AB主題首度進行之後,延續一段過門,此過門又再度出現阿們終止,記得第一樂章採用(IV-I)的手法,在第三樂章裡被強調放大,每段AB主題之後就會出現。

    第二次呈現的AB主題,演奏主旋律的角色落在樂團部分,獨奏小提琴扮演裝飾主題的功能,

主題A由法國號吹奏主題(音檔11),獨奏裝飾,主題B 則是弦樂群演奏為主(音檔12),獨奏在旁修飾,在此的主題B增加一段發展(音檔13),聲部的厚度增加,極為浪漫,是此樂章的焦點。留意聆聽每個樂段的轉換,頻繁利用阿們終止做收尾(音檔14),成為此樂章的特色之一。     

曲式 A -B -A’ -B’ -B發展 -A -Coda 

音檔9. 主題A   

音檔10. 主題B    

音檔11. 主題A'  法國號主題    

音檔12. 主題B'  弦樂群為主    

音檔13. 主題B' 增加一段浪漫發展    

音檔14. 頻繁出現阿們終止(0:02 -0:06 -0:11 -0:19 -0:23....)

 

 

 

 

第四樂章  戰鬥的快板(Allegro guerriero) 降E大調 4/4拍  

    《蘇格蘭人》(Scots, wha hae wi’ wallace bled)民歌;據傳說,這首歌的歌詞是由 蘇格蘭國王羅伯特一世(Robert Bruce,1274-1329) 從 1306 年起擔任蘇格蘭國王,直到 1329 年去世,在1314 年班諾克本戰役中吟唱的曲調,被認為是蘇格蘭最重要的統治者之一。此民謠也是蘇格蘭的三首非官方國歌之一,另外兩首,包括《蘇格蘭之花》(The Flower of Scotland)和《勇敢的蘇格蘭》(Scotland the Brave)。   

   主題A的節奏就是展現此民謠的戰鬥精神特質,終樂章的主題本身之外,有炫技、再加上一段變奏增長主題的擴張。主題A節奏炫技強(音檔15),獨奏為主樂團為輔,主題B由號角做前引(音檔16),圓滑的歌唱樂句,豎琴又扮演重要份量。

音樂進行如下:A-變奏 -B -變奏 -A -B -A-B -A-變奏 -B-變奏(抒情) - I mvt《老莫瑞尼斯》-A。   

A節奏  B 圓滑旋律  變奏是特色/兩次/ A炫技  B歌唱

  樂曲結束前,第一樂章的主題B《老莫瑞尼斯》再度響起(音檔17),前後呼應的效果,它也貫穿整個樂曲,最後,在燦爛輝煌的氣氛中畫下休止符。  

  

音檔15. 主題A     

音檔16. 主題B    

  

音檔17. 結尾再度響起0:14《老莫瑞尼斯》    

 

推薦版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KUaqr9A6w     

Bruch-Scottish Fantasy in E-flat Major Op. 46 (Complete)       

David Oistrakh: violin-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Jascha Horenstein: conductor-196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Bux10fh3CI  

Kyung-Wha Chung : Bruch - Scottish Fantasy, Op.46     

 

 

推薦文章   

布魯赫 g小調 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 作品26    https://reurl.cc/QbNd4M   

孟德爾頌 第三號交響曲《蘇格蘭》a小調 Op.56   https://reurl.cc/Qba0pZ   

 

 

arrow
arrow

    Lola聊音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