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姆斯第四號交響曲e小調 Op.98
Brahms: Symphony No.4 E Minor, Op.98
布拉姆斯一生共創作四首交響曲,年輕氣盛的第一號,奔放自在的第二、宏偉感傷的第三,以及走回復古路線的第四號,是一部深、重且高雅的顛峰之作。延續巴赫的宏偉構思、貝多芬的強烈情感,以及擅於利用民間素材發揮其歌唱性,承襲前人的豐富資產,成熟創意滿點、浪漫奔放的熱情,既古典又浪漫。
布拉姆斯於虛構場景中思索著第一號交響曲,取自網路, Mary Evans Picture Library圖片庫
這是1884、1885年寫作的作品,慕爾茲史拉克(mürzzuschlag)是布拉姆斯心中首選的鄉居地點,第四號交響曲不似第二、第三的快筆,只花一個夏天就完成, 而是花了近兩年的夏天待在慕爾茲史拉克,且完全保密的情況下進行寫作,1883年與華格納樂派的風波不斷,因為第三號交響曲的演出,得到大量的粉絲支持,因而下一首交響曲的寫作更燃起一股高昂鬥志,年紀已長,思考較為慎重,另一方面,喜歡研究早期作品,種種因素都是影響第四號交響曲的新走向。前三個樂章都是安排奏鳴曲,第二樂章利用教會調式,終樂章安排帕薩卡牙舞曲,可能依巴洛克時期的習慣,作為製造整首樂曲的高潮。此曲於麥寧根首演時,第三樂章被觀眾要求重新演奏,整首演奏完畢,公爵還要求重新演奏一至三樂章。其中1886年於維也納演出觀眾反應冷淡,直到布拉姆斯去世前的1897年三月演出,才又重新被維也納的聽眾接納。
鄉居地點--慕爾茲史拉克(mürzzuschlag),布拉姆斯曾寫信告訴克拉拉,慕爾茲史拉克是一塊「美的讓人驚訝的地方,在這幻化般的月夜裡,我真想和你度過一晚」的土地。
布拉姆斯的風格,可分成幾個部分來描述,第一、器樂、偏好低音樂器,例如大提琴的歌唱,法國號的聲響,木管的吹奏,旋律上的音色變化都值得多多留意,定音鼓於此曲也有不少突出段落,第三樂章罕見地使用三角鐵。第二、拍子、經常使用不規則的切分音,重音移位錯置,3對2或4對3的節拍對應,這些都是打破傳統形式的挑戰,讓規則與不規則之間的交錯,順暢與窒礙(拖拉)的矛盾,增添樂曲的豐富層次感。除此之外,聲部織度是其音樂的核心所在,建山是山、見山不是山,一時之間不易被察覺,歸屬慢火細燉型,和樂曲相處一段時日之後,逐漸撥開層層的面紗,一窺布拉姆斯的內在心思,他屬於外冷內熱型,心思縝密,下筆謹慎,不是佳作絕不出版,第四號交響曲號稱其絕世珍品,希望能在音樂當中,找到清晰脈絡、挖掘蛛絲馬跡,解開大師的心靈密碼,燃起崇敬之意。
第一樂章 從容快板(Allegro non troppo) e小調 2/2拍 奏鳴曲式
第一樂章的第一主題(見譜例+音檔)採用三度音程的旋律設計,三度關係以三度下六度上持續前進,弦樂唱出木管隨後應答,創造一層一層的交織,立即呈現最大辨識度的深刻印象烙印於腦海之中。除了三度關係之外,旋律的一短一長是主題的最大特色,這是布拉姆斯個人的偏好語法,他的音樂中經常出現長短節拍,此節奏在音樂史上稱“Junbus ” 。之後音樂再次反覆(0:38)(見譜例),利用八度關係做了一些變化,是主題的擴張部分,一次一次的反覆與變化,情感的層次堆疊濃郁厚重展現無遺。
第一主題 三度音程旋律
第一主題的三度音程的旋律,再次反覆(0:38),利用八度關係做變化(紅色圈)
附註:音程的轉位,轉位音程數字總和為九,三度轉位之後變成六度,Do下行三度到La,反過來Do上行到La(高八度)則成為六度,但兩者之間皆是相同的音,此則稱之為轉位音程,例如大二度轉位後是小七度、小三度轉位後是大六度。
第二主題(見譜例)開頭由木管節奏引導,大提琴旋律令人振奮(1:44)(音檔),低嗓的歌聲充滿濃情浪漫,大提琴的吟唱是布拉姆斯音樂中的必備元素,之後小提琴於高音域再唱,明亮燦爛,高低音色間流露出強烈的對比。前面弦樂的歌聲搭配撥奏,後半部撥奏轉身當主角(2:18),撥奏與拉弦交替,既浪漫又古典,增添主題的豐富內涵。
第二主題 大提琴旋律,小提琴於高音域再唱(0:12)
第三主題則轉為類似室內樂聲響般(2:44),以號角和雙簧管的長短附點旋律為主。呈示部的結束句,以號角節奏聲響起(3:05),多次地出現,從輕而重由遠而近,號角節奏聲搭配著定音鼓的顫音,另外,聲部間出現3對2的節拍對應,不協調的拍子進行,產生行進間的障礙,絆手絆腳的生硬滞碍,反而成了布拉姆斯的個人招牌特色。以上呈示部的每個主題都各具特色,也可以體會前面所言的布拉姆斯風格,在此一一表露無遺。
當發展部(3:57)要進入再現部時,以大提琴充當銜接的重任(音檔),幾個下行音就滑入再現部。再現部的第一主題有個意想不到的創作手法―音符的增值(7:18),不太容易被發現,但是手法相當高明,在布拉姆斯的音樂當中經常潛伏著如此的奧妙精算,唯有不斷的接觸發掘,每次重拾樂曲聆聽之時,總有意外的驚喜之處。最後終結整個樂章,將第一主題做一段卡農(11:30)(見譜例+音檔),也呼應開頭弱音的第一主題部分,聲響大爆發,一前一後的樂句串聯,熱鬧地製造一段高潮,轟轟烈烈地結束第一樂章。
進入再現部之前,大提琴的銜接與主題一
結束前,第一主題的一段卡農
第二樂章 中庸的行板(Andente mpderato) E大調 6/8拍 省略發展部的奏鳴曲式
本樂章安排慢板,旋律仍是復古素材―教會調式,全樂章有兩個主題,雖然是奏鳴曲形式,中間省略發展部,整樂章的份量也減輕不少,欣賞重點在於主題本身的表現,還有重複再現時的配器變化,皆為聆聽上的關鍵要素。
第一主題(見譜例+音檔)古老教會調式(弗里吉安調式phrygian mode,e-f-g-a-b-c-d-e),開頭法國號吹奏a(節奏性),單簧管接著b(旋律性)(0:21,見譜例),第一主題即由a、b兩元素組合而成,之後法國號吹奏b延續主題的發展擴張,帶些變奏的特質,教會調式不滿濃濃的陰鬱氣氛,在小提琴領軍奏出變奏的E大調旋律(2:43)(音檔),才一掃陰霾露出明朗的陽光,主題一結束前有段三連音斷奏的結尾(3:18)(音檔),厚重不順暢的樂句,又再度顯露出布拉姆斯的個人特質。主題二(見譜例+音檔)交給大提琴來歌唱(3:44),磁性樂聲搭配著小提琴活潑音符的裝飾,以上是呈示部的兩個主題和結束句。中間省略發展部,所以直接進入再現部,主題一最先出現的是中提琴的旋律b(5:52)(音檔),穿插定音鼓的顫音,很特別的聲音。接著木管吹出明顯的節奏a,大小提琴再輪流接棒,將此節奏性強烈的a,以震撼的聲響推展開來,接續主題一結尾的拍拖三連音斷奏(7:40),是樂曲的一段高潮。主題二換成小提琴主奏(8:04),旋律之後又加入一段定音鼓聲(音檔),比先前的強烈且密集,小心別錯過。結束前,主題一節奏a再度被法國號響亮的吹奏著(10:41)(音檔),呼應著本樂章開頭相同的樂句,作曲家以有始有終方式圓滿完成。
第一主題 a 橘色節奏性(號角)、b 綠色旋律性(0:20)
小提琴領軍奏出變奏的E大調旋律
主題一結束前有段三連音斷奏的結尾,厚重不順暢的樂句
主題二由大提琴(下方)來歌唱,搭配著小提琴(上方)活潑音符的裝飾
再現部主題一中提琴的旋律b,穿插定音鼓的顫音(0:11/0:22)
主題二主旋律之後加入一段定音鼓聲(0:04),比先前的強烈且密集
結束前,主題一節奏a被法國號響亮的吹奏
彈奏鋼琴的布拉姆斯,畫家Willy von Beckerath (1868-1938)
第三樂章 戲謔快板 Allegro giocoso C大調,2/4拍
詼諧、戲謔風格的第三樂章,布拉姆斯仍然採用奏鳴曲式來寫,份量最輕,但寫作的內涵豐富性一點都沒減輕。第一主題充滿歡樂熱鬧的氣氛 ,細分成a、b、a’三部分,a節慶意味濃,節奏性強還有附點的長短句,b是弦樂由上而下的樂句(0:20),最後的a’做變化(0:35)(音檔),並加入三角鐵。第二主題是弦樂領先有點跳躍式的旋律(0:51)(音檔),活潑幽默,舞蹈的律動感,弦樂唱過木管接棒再唱。呈示部結束前還是安排一段結束句(1:28)(音檔),採用a的素材,節奏鮮明。
第一主題 a節慶意味濃,節奏性強(0:06)還有附點的長短句(0:10),b是弦樂由上而下的樂句(0:20),最後的a’做變化(0:34)
第二主題弦樂有點跳躍式的旋律
呈示部結束前的結束句,採用a素材
發展部的素材都是主題一的元素,先是b由上而下的四音(1:57),充滿於重要聲部上,a則是佔據大部分的發展空間,於再現之前,法國號和雙簧管獨特的旋律搭配著撥奏(2:56)(音檔),是引人注目的一段,若隱若現的不確定,直到附點的長短句響起,才讓人意識到第一主題確實再現,再現部的音樂多了定音鼓聲響(3:26),很多定音鼓的顫音迴盪,轟隆的震音之外又增添神秘感,一、二主題間不斷增加,直到尾奏部分(4:24)(音檔),發展成固定音型的頑固低音(4:48)掌控樂曲氣氛,法國號的下行音、主題一的節奏元素斷斷續續出現,逐漸地主題明顯化,終於在結束前,又再度聽見開頭的a(5:50),又一次聽見有始有終的結尾。
再現前,法國號和雙簧管旋律搭配著撥奏,直到再現部時多了定音鼓聲響(0:28)
尾奏之前的定音鼓顫音迴盪,發展成頑固低音(0:23)掌控樂曲氣氛,法國號的下行音(0:34)
第四樂章 熱情有力的快板Allegro energico e passionato - Più allegro 3/4-/3/2-3/4拍
此樂章採用巴洛克時期的帕薩喀牙舞曲Passacaglia,作曲家設計一低音主題不停地反復,上方聲部則以變奏方式來進行,3拍子和八小節為一單位視之,亦即低音是固定八小節的旋律稱「頑固低音」(Ostinato)主題當基礎,不斷地重複演奏,上方旋律每八小節做一次變奏處理,通常變奏的數量會寫很多次。
這是巴洛克時期流行的一種變奏曲形式,帕薩喀牙舞曲Passacaglia原是慢速三拍子舞曲,源於義大利,反復低音是它特色,巴赫、韓德爾都有此類型作品,音樂史上最著名的一首,是巴赫為管風琴創作的C小調帕薩喀牙與賦格BWV 582。韓德爾的G小調鍵盤組曲(Passacaglia, Harpsichord Suite in G minor HWV 432)的末樂章也是帕薩喀牙舞曲,後來挪威作曲家哈爾沃森( Johan Halverson. 1864 – 1935)將其改編為小提琴、中提琴的二重奏,也有小提琴、大提琴的版本,現在是安可曲中的熱門曲目經常可以聽見。
J.S. Bach - BWV 582 - Passacaglia c-mol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e52xH8V2L4
Handel : Passacaille for harpsichord, HWV43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_R-xfPPN-k ( Piano 版)
Handel-Halvorsen Passacagli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NsxXued784 (小提琴、大提琴的版本)
這形式貝多芬也曾寫過,在浪漫時期頗受推崇,提昇為一種藝術的表達,此曲之前有《海頓變奏曲》,再次讓此曲式復活,後來受到巴赫清唱劇《上主,我仰望你》的第七首合唱(Cantata BWV150- No.7 Coro "Meine Tage in dem Leide")的影響,再次於《第四號交響曲》利用上,終樂章的帕薩喀牙舞曲算是著名範例佳作,音樂學者也給予很高評價,除了高超作曲技巧之外,還為音樂帶來多元豐富的層次內涵。布拉姆斯之後,俄國作曲家蕭士塔柯維契於1940年創作的第二號鋼琴三重奏op.67,其中第三樂章也是帕薩喀牙舞曲,八個和絃共出現6次,可見此巴洛克形式舞曲仍受到作曲家的青睞。帕薩喀牙舞曲是屬於嚴謹的變奏曲,本身條件嚴苛,三拍子加上固定低音的連續重複,必須不停地持續變奏,毫無空間稍事停頓,在受限的條件下盡力發揮其最大極限,有些炫技又能展現做曲功力,自然帶來樂曲的高潮以及舞台魅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gR8Wtoq4A Bach, Cantata No 150 / 7 Coro "Meine Tage in dem Leide"
巴赫清唱劇《上主,我仰望你》的第七首合唱(Cantata BWV150- No.7 Coro "Meine Tage in dem Leide")
帕薩卡牙8小節主題
整樂章可分成三部分加一段尾奏,前面第一部分為3/4拍,變奏一到變奏十一,有和弦、低音、長短音或快速音群的特色。第二部分改為3/2拍,時間延長是較慢樂段,變奏十二到變奏十五,多沉穩莊嚴、音色的變化。第三部分又回到3/4拍,變奏十六到變奏三十,是整樂章最熱鬧的樂段,也出現前面樂章的主題元素,長短音、震音,重節奏的特徵一一浮現,最後尾奏(8:13)又出現短短的導奏,低音雖持續,但如同脫韁野馬般擺脫束縛的解放開來,銅管與弦樂群就在熱鬧樂聲中畫下休止符。
第一部分:3/4拍
0:00 主題旋律在高音上,全體以和聲式奏出主題(見譜例)
0:15 變奏01 簡潔的和絃
0:28 變奏02 木管,重音移至第二拍,規律中帶著錯亂
0:41 變奏03 節奏強烈
0:54 變奏04、05、06 多以弦樂為主
1:52 變奏07、08快速音群,變奏09、10 作為轉入第二部分的準備
變奏4
第二部分:3/2拍、慢
3:00 變奏12、13 都是以樂器音色作為變化,變奏13轉入E大調,變奏14銅管號角聲的莊嚴氣氛,宛如華格納歌劇「唐懷瑟」的場景,變奏15準備要回復到3/4拍,由長笛的簡單音符銜接至下一變奏。
變奏14
第三部分:3/4拍
5:22 變奏16再度出現與主題相似的音樂,回到e小調
5:34 變奏17 木管群附點長短音符,加上弦樂群的震音助陣,令人聯想起第一樂章的第一主題,變奏18加上號角,變奏19、20、21都是有顯著節拍的特徵
6:36 變奏23再度聽見號角吹奏主題,變奏24、25都是加強重音的段落,變奏26變輕了
7:23 變奏27、28、29 木管吹奏著第一樂章的動機音型,變奏30弦樂切分音。
8:13 尾奏
上述變奏中,變奏4、6、17、27、29皆有第一樂章第一主題的動機相似安排,值得特別留意。
變奏17 木管群附點音符,加弦樂群震音
變奏23 號角吹奏主題
變奏27、28(0:10)、29 (0:21)
【若需分享請標註出處,感謝您對作者的尊重,謝謝!】
推薦版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d9y_xH_waM
Brahms-Symphony No.4 in E minor Op.98-Leonard Bernstein+VP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KvMWeMkJLQ
Brahms-Symphony No.4 in E minor Op.98-2021 SalzburgerFestspiele Herbert Blomstedt 36:56起
Carlo Maria Giulini +VP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xTPdZLW5nE I mv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QaY2VEVuyA II mv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cUyxtInYrE III mv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PK7qAcvmbs IV mv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ZjQLiw8Ceg
Brahms - Symphony No 4 - C Kleiber Bayerische Staatsorchester 1996
推薦文章
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c小調Op.68. https://reurl.cc/01Ry4x
布拉姆斯第二號交響曲 D大調 Op.73 https://reurl.cc/1o8jgX
布拉姆斯g小調鋼琴四重奏 Brahms Piano Quartet, g小調 Op. 25 https://reurl.cc/Ok67X3
布拉姆斯B大調第一號鋼琴三重奏 Op.8 https://reurl.cc/Zj2aGA
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77 https://reurl.cc/gzrkWR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