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勒第一號交響曲   D大調   

Mahler Symphony No. 1 “Titan”  D-dur  

      馬勒的交響曲總共創作九首,加上一首《大地之歌》,還有一首未完成的,時間長度是對聽眾最大的考驗之一,第一號約58分鐘,最短的第四號約52分鐘,最長的第三號已達100分鐘左右,這對不常接觸古典樂者而言,是很大的試驗。樂器編制也是前所未有,弦樂聲部人數增加,銅管已經不再只是四管,像第一號的號角安排七聲部,顯得相當壯觀。音樂風格多元,也有很貼近19世紀末的美學元素━頹廢酖逸、市井俗樂,或是表現主義的扭曲、陰沉,馬勒將生活體驗的種種元素融入創作裡,本人曾說道:「交響曲就像這個世界一樣,無所不包」,舉凡形式、構思、演奏諸多方面都推至即高境界,要進入他的世界,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學習,不再只是音樂本身,反而需要更多層面上的聯結和溝通,例如哲學、歷史、藝術與美學,甚至心理學方面都有助於走入他的世界,促使交響曲音樂提高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c1900paris120.jpg  

1900年於維也納舉行第一號交響曲首演的諷刺畫。 ‘

 

    此曲創作於1884-88年,1889年11月首演,地點是布達佩斯,由作曲家本人親自指揮,剛推出之時,編制、聲響、長度還有聲部織度的複雜都超越當時賞樂者的概念,首演之後的評價可想而知。回想貝多芬時代的第三號交響曲也讓聽眾一時之間難以接受,況且近百年之後的規模、氣勢及大編制樂器組合,再加上新聲響、語法風格和多元層次的概念,聽眾遠遠落後作曲家的前瞻性想法,唯有時間的沉澱,才能獲得共鳴,現在正是馬勒時代的來臨,也是口袋必備的名單曲目。           

vigado-concert-music-hall-budapest.jpg     

1889年布達佩斯首演的劇院 vigado-concert-music-hall-budapest      

 

    此曲于1896年之前有一標題「巨人」,那是因為馬勒閱讀尚·保羅(Jean Paul 1763-1825)的「巨人」(Titan)一書;1800-03出版的四卷小說,馬勒個人心有所感的想法,藉由音樂來傳達。原先設計為五樂章的交響詩,第一部分標題為「自青春歲月、年輕、成熟與苦惱等」,含括現在的第一、二樂章以及「百花」,第二部附標題「人間喜劇」包含現在的三、四樂章,樂曲于1896年改編成現在四個樂章的版本。寫作此曲之前已經完成《旅人之歌》(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創作于1883-85之間,歌曲與交響曲是馬勒創作上的兩大類型,兩者間又相互有著不即不離的關係,特別是此曲集中採用兩首樂曲于交響曲樂章當中,份量頗重,兩首樂曲創作時間相近,且經過多次的修改,讓彼此間的關聯增添話題性。《旅人之歌》將會有一篇相關文章專題介紹,在此就不多加以說明解釋樂曲了。 

  400px-Jean_Paul_Titan_1800_-_1803.jpg

圖. 尚·保羅(Jean Paul 1763-1825)的「巨人」(Titan)一書;1800-03出版的四卷小說  (取自網路)      

 

 

請點播網址觀看 

Gustav Mahler: Symphony No. 1 (Lucerne Festival Orchestra, Abbad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XbHLFkg_M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XbHLFkg_Mw&list=RD4XbHLFkg_Mw&start_radio=1.        

   

 

樂曲說明如下: 

第一樂章  緩慢而沉重Langsam. Schleppend D大調 4/4 奏鳴曲式        

    樂章開頭安排一段四分多鐘的導奏,主要是表達大地甦醒的狀況,此大自然的概念,宛如虛無飄渺,混沌不明的過程,歷來的作曲家經常有此安排,例如海頓的神劇《創世紀》、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第一樂章,以及浪漫派作曲家們…等等。馬勒想以空無大地的描繪醞釀、進而有生物的活動,如動物、人類,之外,添加身歷其境的空間感,有畫面有聽覺好不熱鬧。

 

    馬勒以弦樂的極高音和極低音拉出了空間感,由弦樂以平行方式進行營造出極高音,感受那浩瀚的天空,低音如土地的鳴叫,深不可測,其中四度下行音程是重要的連結媒介,多次出現,串聯鳥叫聲、遠方號角聲,多次再現並加快,當低音部啟動彷彿巨人腳步的移動,四度音程一直扮演著核心角色,藉著它的變身,了無痕跡地進入主題,是一段引人入勝的導奏,呈示部才將真正地開啟樂曲的序幕。      

    本樂章呈示部4:45主題並非安排兩個對比主題,而是採用單一主題且分別做三次的變化,主題來源是《旅人之歌》曲集中的第二首:《今晨我走過田野》(歌曲詳細介紹請看《旅人之歌》一文),樂團將此主題(音檔.1)分成前後兩部分,前半部特徵就是樂曲的核心元素━四度音程,曲調由多個樂器輪流拼湊完成,後半部則是同音和4+1的鳥叫音型,四度音程以及4+1音型將是後面頻繁出現的重要音型,其實都源於主題本身。第一次現身之後,第二次5:53上場則精簡不少,最後第三次6:28更簡化了,只剩下4+1音型,這是主題部分,此部分會再反覆一次6:57,加強聽者的印象。           

   

音檔.1 主題一/第二次0:59/  第三次1:33   

 

     接著的發展部9:05是一種景象描寫、氣氛的醞釀,重現開頭導奏的氛圍,片片斷斷的自然聲響,蟲鳴鳥叫之外,極高音、低音都加入、豎琴撥奏也融入動能,多重聲部相互  交織,從隨興、零散趨向緊密的聲響,漸漸地曲調也明確的被歌詠,又是一段倘佯於林木間的場景,聆聽寧靜的大地如何甦醒的過程,如同被一股魔力壟罩著,享受大自然的天籟。最明確地唱出主題一元素的是12:24,此時是三音上與4+1音型的混搭,呈現多重聲部的組合,於14:05預告終樂章的導奏(音檔.2),慢慢地準備進入再現部。

  

音檔.2 終樂章導奏的預告    

 

    進入再現部之前14:25,音樂走向不明,有股壓抑、緊張氣氛,於打擊樂器的強音之下開始再現部15:23,彷彿被壓縮的物體,終於得到釋放迸發出一股很熱鬧的樂段,七支法國號15:32壯觀的樂句令人振奮,就在這樣生氣勃勃的樂聲中結束第一樂章。        

 

《百花》(Blumine)     

    這是原來五樂章的版本中的第二樂章,名稱《百花》(Blumine),稍快的行板 Andante allegretto.,C大調 6/8拍,後來於1896年就將此樂章刪除,現在聽到的版本即是由四樂章組成。當時1884年,曾於話劇《塞金肯的小號手》中被拿來做為配樂使用。消失的樂章,直到1967年由英國作曲家布瑞頓(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的演出,才使得被刪除的樂曲重返舞台,但是目前仍以四樂章演出為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eIOa_R3UEE     《百花》(Blumine) 演奏   1:42起      

c1897fritzgareisinluzifer6.jpg      

第一號交響曲演出的馬勒漫畫, Geza Farago(1877-1928)畫.

 

第二樂章  強有力的運動,但不太快Kräftig, bewegt, doch nicht zu schnell  A大調 3/4拍     

    馬勒選擇有活力的農民舞曲━蘭德勒舞曲,取代之前作曲家偏愛的小步舞曲或詼諧曲,展現粗曠、有力,非典雅、非宮廷的,是來自民間純樸的田園風特色舞曲。此蘭德勒舞曲風經常出現在他的交響曲樂章當中。

本樂章形式為A舞曲風(a-b-a’)━B中間樂段Trio(c-d)━A舞曲風,最先Aa的低音弦樂(音檔)就呈現粗曠活力的本質,接著高音弦樂、木管合銅管的加入,聲部線條越來越豐富,色彩也增添變化(Aa 17:22-b 18:48-a’19:59),即使是短短的一句、驚鴻一瞥的聲響或是隱身背後的底聲,聆聽上需要多元的融合,才能真正感受到馬勒傳達的心意。中間樂段Trio是對比部分,前面是活力十足的律動感,在此唱起彌彌之音,Bc以弦樂為主(音檔),用滑音的扭曲語調,唱出華麗的病態感,像似貴族的繁華煙塵,正好是世紀末頹廢風格的寫照,B可分成c、d兩小段(Bc 20:55-d 22:01) (音檔),號角(Horn)擔任A、B大段落間的銜接角色(A 23:33),很容易分辨出段落的樂句。      

     

音檔. Aa    

 

   

音檔. Bc   病態、滑音

 

   

音檔. Bd   抒情弦樂       

 

 

第三樂章  不太慢,莊重而威嚴 Feierlich und gemessen, ohne zu schleppen  

    奧地利畫家莫里茨·馮·施溫德〈Moritz von Schwind 1804-1871);是舒伯特要好的朋友,曾為他的歌曲設計插畫(如魔王),1850年繪製的《Wie die Tiere denJäger begraben》/〈The Hunter’s Funeral Procession〉(獵人的葬禮),摘自 MünchnerBilderbogen編號44:Die guten Freunde 慕尼黑/1850年。故事的敘述是用幽默的形式寫成,講述一個葬禮的過程,隊伍中不是人類,而是野生動物,包括熊,狐狸,野兔,狼和其他。兔子帶頭舉著橫幅,其他動物在音樂貓和一群波希米亞音樂家的陪伴下演唱音樂,這些動物在送葬場合中覺得很歡樂,因為愛逮捕他們的獵人死去,獲得解脫,是一種諷刺畫面。馬勒於1889年看過此作品,因此啟發了他寫作第一號交響曲第三樂章的靈感。馬勒是十幾個兄弟姊妹當中的老二,童年時光,就有六個夭折過世,心中留下深刻陰影,葬禮的儀式成為他記憶裡無法抹滅的傷痛,因此在他的交響曲當中,送葬進行曲成為他創作中的重要元素。第三樂章他取用法國童謠《賈克兄弟》(FrèreJacques)旋律小調化為主題(註),採用卡農形式,在一開始以四度動機做進行曲節奏,當作伴奏的腳步聲,另外用雙簧管演奏一段對位旋律,馬勒於樂譜中特別註解低音提琴(D.b)不能用抖音,希望有點僵硬、遲鈍的感覺,1894年版本曾標註卡洛特風送葬曲(Funeral March in Callot's manner)(註)。       

the-hunters-funeral-procession.jpg   

莫里茨·馮·施溫德〈Moritz von Schwind )1850年繪製的《Wie die Tiere denJäger begraben》(獵人的葬禮)

 

   樂曲形式說明如下:A 低音提琴(D.b)奏出《賈克兄弟》主題(24:58)是送葬曲主題(音檔3),其他樂器陸續的加入,雙簧管旋律和童謠曲調做成對位。B是以諷刺角度切入(27:35) (音檔4),低俗、享樂的民間小調,描述一群抬著棺木的工人,疲累之後進入酒館,市井小民的飲酒歡樂,加上小調、大調轉換,以及吉普賽風的舞曲,和A段的送葬氣氛形成強烈對比,A短暫再現(29:10)。接下來的C段(30:38) (音檔5)是取自《旅人之歌》 No.4━ 《愛人的一雙藍眼睛》歌曲的後半段,描述主人翁在愛與痛苦之間,選擇讓自己沉入充滿恍惚的夢境,夢幻的音樂遠離塵囂,沉浸於美好的回憶中。三段酸甜苦辣的情緒並列,最終回到現實面,終樂段安排拼湊式的(32:50),含有AB段的音樂,多重旋律、多線條表達五味雜陳的心情,這也是馬勒音樂上的特色,喜歡他就需習慣他的風格,逐漸地走入他的心世界。     

音檔3. 主題A  《賈克兄弟》主題

 

  

音檔4. 主題B     

 

音檔5.  主題C 《愛人的一雙藍眼睛》的後半段

註解. 

*第一號交響曲1894年版曾標題”Todtenmarsch in Callots Manier”(Funeral March in Callot's manner) ,因此常被誤以為獵人葬禮一圖是16世紀巴洛克版畫家雅克·卡洛(Jacques Callot 1592-1635)的作品。

 

*《賈克兄弟》(FrèreJacques)是一首法國民間童謠歌曲,可單唱或四部輪唱方式。這首歌翻成諸多語言版本,德語版本稱《馬丁兄弟》(Bruder Jakob),英語版稱《約翰兄弟》(Brother John),國語稱《兩隻老虎》,粵語稱《打開蚊帳》。 --取自維基百科

unnamed.png

《賈克修士》(FrèreJacques)原曲,分別以多國語言演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rb-w7qyb88      

 

 

第四樂章 如暴風雨般 Stürmisch bewegt  2/2拍 自由奏鳴曲式  

    經過前面的三個樂章之後,終樂章呈現驚心動魄的氣勢,尖叫、吶喊般的末日景象,能量飽滿的瀕臨爆炸點,開頭導奏36:27就如此膽戰心驚的被展開來,紛亂中號角不斷預示著即將出現的主題一━末日主題。主題一起頭是一短三長的上行句37:32(音檔6),氣焰萬丈的號角逼的毫無閃躲的空間,接著有段絃樂的卡農38:08,氣勢洶洶的主題一總有緩和的時刻,當柔和舒緩的慢板第二主題出現之前,有段緩衝地帶39:41,洗滌末日驚恐,緩緩轉向虔誠的宗教崇敬之意,前後落差極大,這也是馬勒於他的年代裡,開啟對交響曲展現的新視野概念。主題二40:20呈現美好莊嚴的時刻(音檔7),猶如身處外在險惡環境裡,尋求躲避,找到內在深處仍保有的虔誠渴望憧憬,善的一面。   

音檔6. 主題一 ,0:34 絃樂的卡農       

 

 

音檔7. 主題二     

 

    中間發展部段落,點出一些重要聲響,有浮現自然氣氛、有歌詠美好未來的期望、也有主題發展的高潮,首先是低音的氣氛醞釀42:54(音檔8),深沉低音的浮動有股神秘感,期間單簧、號角不斷零星穿插,醞釀出小小的預告44:36━永恆大門和救贖主題的片段。最重要是再現部之前,發展結束前再度完整地唱出永恆大門和救贖主題46:06(音檔9),這是整首樂曲最期待的終極目標,第一樂章的核心元素━四度音程,於終樂章華麗轉身為救贖主題46:34。經過再現部,出現很多第一樂章的音樂,如大地甦醒、鳥叫聲,主題,其中有一段中提琴的穿插很特別52:05,音樂的進行當中特別顯眼,沙啞陰暗的音色進行一段對位安排,緊接著拉攏第一樂章的關係,即出現第一樂章的片段,同時也是末樂章的主題部分,如同文章寫作的前後內文相互呼應,進而印證動機元素的靈活運用是精心設計的構思。最後結束前,再度高唱永恆大門和救贖主題54:38,壯麗宏偉地結束此首交響曲。      

   

音檔8. 低音的氣氛醞釀,1:25 永恆大門和救贖主題的預告       

 

  

音檔9.  永恆大門和0:13救贖主題,0:25 四度音程的完整救贖主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xkonqKPZpQ.  

Mahler: 1. Sinfonie ∙ hr-Sinfonieorchester ∙ Alain Altinoglu.   

 

 

https://vimeo.com/334851375  MAHLER Symphony 1 – Blomstedt 布隆斯泰德指揮   

若需分享請標註出處,感謝您對作者的尊重,謝謝!       

 

推薦文章   

馬勒年輕旅人之歌   https://reurl.cc/j1Vqpm

一再被喚醒的靈魂━馬勒第二號交響曲 《復活》     https://reurl.cc/A7XgmK

開啟天堂之匙━馬勒第四號交響曲   https://reurl.cc/DyYvkj

告別時刻-馬勒第九號交響曲   https://reurl.cc/zZObay 

 

arrow
arrow

    Lola聊音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