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弗札克 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作品104  

Dvořák Cello Concerto in B Minor, Op.104 

捷克作曲家德弗札克(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 1841-1904)擅長寫作優美的旋律,這首協奏曲是為布拉格的大提琴教授哈努斯·維漢(Hanuš Wihan)所寫,全曲洋溢著波西米亞的異國風味,于1896年3月19日在倫敦首演。        

從歷史而言,諸多名家的大提琴協奏曲列舉如下:

海頓(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第二號1783年

鮑凱利尼(Luigi Rodolfo Boccherini 1743-1805)

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 /1850年,

拉羅(Édouard-Victoire-Antoine Lalo 1823-1892)/1876年  

聖桑(Saint-Saens 1835-1921)/1873年  

艾爾加(Sir Edward William Elgar, 1857-1934)/1919年     

普羅高菲夫(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 1950-52年  

蕭士塔高維奇 (Shostakovich 1906-1975)第一首1959年/1966年  

外加,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洛可可變奏曲(1876年)

反觀德弗札克的b小調協奏曲,前有古人後有來者,藉著本身的藝術性與內涵價值,留下不朽的口碑,因此本曲的內涵更值得加以探討。

(1935), by Hugo Boettinger (1880-1934)..jpg   

圖. 捷克畫家Hugo Boettinger (1880-1934)為德弗札克所繪的素描 (取自網路)  

    布拉姆斯本身很喜歡大提琴樂器,如膾炙人口的大提琴奏鳴曲式如此經典,還有大提琴與小提琴的雙重協奏曲,唯獨缺少大提琴單獨的協奏曲,聽過德弗札克的協奏曲之後,有些扼腕地說:「人的手中竟然能寫出如此的大提琴協奏曲,我竟然沒有發覺?如果有,應該早早寫作了。」   

 

德弗札克有兩首大提琴協奏曲。最早是他24歲的時候所寫的A大調(1865年)。本曲是30年後(1895年)完成的b小調協奏曲―德佛亞克的代表作品,而且是少數廣受世人喜愛的大提琴協奏曲傑作之一。德弗札克較傾向於布拉姆斯和柴可夫斯基的風格,重古典形式、浪漫曲風又充滿民族性(柴氏),兩相對造下,也是位歷史上受歡迎的作曲家。大提琴協奏曲在手法上以明確,熟練展現,獨奏樂器和樂團間的相互交響效應大大爆發,作風上也更突顯其表現力。憑藉先天的旋律高手,追求古典風格的昇華,再加上高明的配器手法,最終使這闕作品傲視群雄永垂不朽。

rodina.jpg        

圖. 德弗札克與家人於美國居住期間拍攝 (取自網路) 

樂曲內涵   

    擁有優美旋律的樂曲,很容易受到大眾的喜愛,創作上注重配器,且強調變身效果,層層疊疊的聲部又有豐富的變化,展現許多獨特令人激賞的片段,蘊含相當豐富的內涵。演奏方面技法多變化,且有許多備受挑戰的炫技,備受演奏者的青睞,有著歌唱性的情歌吟唱,又有霸氣粗曠的魅力,另外,難度高挑戰性強的技巧試驗,最後還有體力的大考驗,是一首內外兼具、愛不釋手,讓人讚賞的「大曲」。全曲三個樂章,幾乎是等同長度的安排,每個樂章都飽含各自精采的片段與特色,於歌唱、炫技和樂團的搭配上,整體效能皆為樂曲綻放出不一樣的光芒,真的一個都無法被遺漏。寫作時適逢留居美國期間,天生血液裡的波希米亞風情,自然流露濃濃的家鄉情懷,經常被提及在美期間受到美國黑人靈歌和印地安音樂的影響,作曲家本人曾於1900年寄給朋友奧斯卡‧尼布達的信中否認,換句話說,德弗札克依憑自己靈活的作曲手法,吸收各種外來元素,融會貫通之後,毫無痕跡地展現出一種自我風格,例如第二樂章擷取曾創作過的歌曲Op.82,但是在協奏曲中的曲調已不完全相同,仍保留原來樂曲風格卻煥發出另一種光彩。(詳情會於第二樂章說明)     

 

演奏者:賈桂琳·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lB7NaWLUc4       

 

樂曲分析     

第一樂章 快板 Allegro  b小調 4/4拍       

    本樂章遵循古典時期的標準奏鳴曲式,由呈示、發展、再現三部分組成,呈示部又含括兩大主題群,樂團先奏出呈示部的兩個主題,再由大提琴接棒,以獨奏角色來演說,所以最先的呈示部兩次詮釋將有不一樣的成效值得觀察。發展部屬於自由擴張、或是製造高潮的片段,再現部並非重複呈示部,所以如何再度登場都是發揮創意的關鍵要素,要深入理解它,一個都不能疏漏,因為它會為樂曲帶來更多的樂趣和驚嘆。      

樂團呈示部  

    第一主題群會由兩個短句構成(音檔I-1),它們不斷交替發展,猶如樂章中的動機,隨處可見這兩個短句,兩短句開門見山地被點出,先是木管、弦樂群、銅管和樂團,每一次的出現聲部上都會尋求變化,因為多次的重複,已經為此曲建立起重要的形象觀點。

DvoI-1單簧核心動機 框.jpg  單簧管 ,紅框是兩個短句      

DvoI-1a 小提 框.jpg  小提琴     

音檔I-1. I-第一主題群,兩短句動機開頭見山地被點出,先是木管0:00/弦樂群0:18/銅管0:34/樂團0:46                           

 

        第一主題群展露霸氣、恢弘大氣度的外表,第二主題(音檔I-2)則以內斂、深情吟唱做對應,號角聲中的悠揚曲調宛若心靈深處的呼喚,法國號完整的四句,單簧管接續至長笛的延伸,孤獨歌聲裡獲得同溫層的回應,這是第一樂章當中最重要的旋律,請拭目以待。最後於熱鬧的節奏裡(音檔I-3)結束呈示部的結尾,樂團演繹過呈示部之後,期待主角大提琴的露臉。  

DvoI-2 Horn 全.jpg   法國號獨奏第二主題    

音檔I-2. I-第二主題號角四句,單簧管0:35        

音檔I-3. I-樂團結束句   

 

獨奏呈示部   
    大提琴以霸氣粗曠的語氣登場(音檔I-4),清晰的四句主題之外,還賦予獨奏有更豐富且戲劇性的演出,依舊圍繞著兩短句動機,先是熱烈一番,木管接棒動機加顫音來捧場,大提琴再以活躍跳弓的樣貌出現,這只是前半部,後半動機再起(音檔I-5),引來的是諂媚至深的對話,獨奏樂器於呈示部一登場即以百媚姿態橫掃眾人,兩分鐘的第一主題群已經完全被琴音所吸引。隨後娓娓道來的第二主題(音檔I-6),於大提琴的擦弦下,發揮其多愁善感且肺腑至深的情感,樂團呈示部由悠揚的號角吹奏,獨奏則是派出情歌高手的大提琴,如人聲般的深情吟唱,是本曲無法抗拒之處,大提琴除了唱出男性默默深情之外,仍加上耍帥炫技的片段,整段音樂因為獨奏的登場,將主角和樂團之間的關係,從對話、競奏到合作,發展出至多的可能性,這也是協奏曲特有的表現力。    

音檔I-4. I-獨奏主題一前半部,大提琴霸氣粗暴語氣,與木管對話(0:33),木管吹奏主題+獨奏顫音並逐層提升(0:46),獨奏以跳弓拉奏主題(1:02)         

音檔I-5. I-獨奏主題一後半部,先節奏動機,諂媚的與木管對話(0:04)  

音檔I-6. I-獨奏主題二深情曲調,可比較樂團呈示部的法國號吹奏(音檔I-2),炫技(1:06)              

 

發展部  

  短句動機是主要擴張的元素,處處聽見此動機,中間出現一段類似斯拉夫民族的悲傷小調(音檔I-7),不久添加長笛作對位,多層次的聲部不顯孤單,大提琴歌畢長笛接著唱,大提琴反以花奏襯托木管,持續發展出一段起伏有致的片段,推高之後再下,準備好之後,一段上行音階推出無比熱情的慶賀樂聲(音檔I-8),此樂聲已是再現部,略過第一主題,直接迎上第二主題,比較前後出現三次的第二主題,展現出三種樣貌,孤單、深情到熱情,想一想,最欣賞哪一種?還是全盤接受?  

音檔I-7. I-發展部 悲歌,加入長笛對位(0:20),大提琴反以裝飾木管(1:06)     

音檔I-8. I-發展部銜接再現部第二主題(0:13) 樂團兩句,獨奏繼續唱(0:24) ,加入定音鼓-撥奏                    

 

9f87549547717afd15e2aa16699ca2c6.jpg     

圖. 德弗札克與太太安娜   (取自網路) 

第二樂章  不太慢的慢板Adagio ma non troppo  G大調  3/4拍         

    聽過第一樂章恢弘壯闊的氣勢以及多愁善感的情懷之後,作曲家安排靈巧抒情的慢板樂章,透露心中的摯愛、遠離家鄉的愁緒,訴說內心的感傷。樂章分ABA三段體,A段是G大調含aba三小部分,a的前半旋律是單簧管擔任主唱(音檔II-1),後半則是大提琴擔綱,木管傳棒給大提琴,來到b時,單簧管和大提琴轉為一搭一唱的合夥關係,然後大提琴獨自將情感推向高點並擴張延伸,再轉回單簧管吹奏的a,以上為第一段落A。

音檔II-1. II-Aa單簧管主奏,大提琴再唱(0:37),b木管+大提琴上行搭配 (1:10) ,最高點(1:43)再緩緩下行       

           

  B段是小調,會有樂團的強奏與改編歌曲《獨自一人》Op.82 No.1的c、d兩部分組合而成,B-c是樂團熱鬧的強奏(音檔II-2),發現它經常被拿來當作配樂的片段,B-d出現大提琴的歌唱,由小提琴群來做裝飾,接出長笛做對位、樂團大提琴撥奏伺候,三者合作的瞬間真是美,這是曲調部分的更多細節,值得一再仔細聆聽。d曲調的重複是有所變動的,第二次改以木管當主奏(音檔II-3),大提琴為它裝飾對應,緊接長笛和大提琴的前後相互呼應,讓再現多了延續的情節,大提琴不斷反復的音型,與背後的撥奏,從有形到無形,音符持續簡化,也逐漸減緩,雖然是B段要回到A段的過門,細膩的詮釋者能將此做出一個無痕轉身―讓惆悵悄悄地進入平靜。第二次的A,三把法國號吹著莊嚴平和的樂句,除了撥奏還有低音節奏,在此ab之間穿插一段獨奏大提琴的裝飾奏(音檔II-4),每段落的主題出現,都被作曲家精心設計的華麗外衣披上,不再是單純的旋律本身,而是顯露如同千變女郎的百變造型般,將音樂注入無比的生命活力。       

音檔II-2. II-Bc熱鬧樂段,d 大提琴的歌唱(0:13),由小提琴群來做裝飾,接出長笛(0:36)做對位、樂團大提琴撥奏伺候 ,樂團獨奏呼應(1:03)   

音檔II-3. II-Bd 第二次出現,木管當主奏大提琴為它裝飾對應,緊接長笛 (0:26) 和大提琴的前後相互呼應 ,樂團獨奏呼應(0:52),大提琴音型(1:07)持續反覆留意如何引出A,A的第二次出現(1:45)    

音檔II-4. II裝飾奏  

Josefina_a_Anna_Cermakovy.jpg      

圖. 站立者約瑟菲娜,彈琴是安娜  (取自網路) 

補充:歌曲《獨自一人》Op.82 No.1背後故事

      約瑟菲娜(Josefína Čermáková 1849 - 1895)是德弗札克的學生也是暗戀對象,年輕時於劇院相識,並無美好結局,後來德弗札克與小約瑟菲娜六歲的妹妹安娜(Anna Čermáková 1854–1931)於1873年結婚,育有有九個孩子。協奏曲寫作期間(待在美國),聽聞約瑟菲娜身患重病,將不久人世,心中的擔憂與不捨,於是拿出當年為她而寫的聲樂套曲―作品82(Op.82 B.157)的第一首,慢板樂章是經過修改後的曲調(4/4拍改成3/4拍),展現另一種風情,當德弗札克1895年從美國回到布拉格,一個月之後即離開人世。        

-"Lasst mich allei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uze98K9JGo  

 

 

第三樂章  中庸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  b小調  2/4拍 

  ABACA的自由迴旋曲式,A是核心所在,濃厚的波希米亞風,主題正式出現之前,先是一段節奏加動機的預告。大提琴先唱主題A(音檔III-1),樂團再唱,大提琴加入炫技(多了許多音符),接著交棒長笛主奏,大提琴用顫音來支持,總結給樂團再唱主題A,多次的覆誦,已經在腦海裡留下深刻記憶,以上是前半段,後半段屬於主題動機的擴張,第一次出現的主題A。    

DVO III-1 全A.jpg   主題A   

音檔III-1. III-A1主題前半,大提琴先唱主題A,樂團再唱(0:10),大提琴加入炫技(0:20),接著交棒長笛主奏(0:48),大提琴用顫音來支持,總結給樂團再唱(0:56) 

   B是給人不連貫的優雅樂句(音檔III-2),大提琴與單簧管的雙線進行,大跳是其特徵,藉著三次顫音及上行音階,迎回前面的主題A。第二次  的主題A,作曲家做了急轉彎,將主題A的前半和後半相互對調,後半先登場,再讓大提琴無力地唱出主題(音檔III-3),是個很有趣的安排。   

音檔III-2. III-B主題,大提琴與單簧管的雙線進行 

音檔III-3. III-A2無力主題    

    樂曲中段C是唯一一次出現的部分(音檔III-4),通常賦予特殊或是驚喜的佈署,在此也不例外,是本樂章最關鍵的部分。重要主角是獨奏大提琴、長笛,還有一把獨奏的小提琴,到底狀況是如何發生呢?轉進G大調的大提琴拉奏一段民謠風曲調,清新愉悅的四句,長笛吹著動機元素,大提琴以跳弓音符伴奏著前進,經過一段精緻設計的銜接,登上高點,獨奏小提琴於高音處接棒,拉奏主題C大提琴的旋律,顫音迎接高音曲調,兩人宛如發亮的星星般綻放著光芒,真是一段激動的時刻。第三次的A以大提琴的裝飾奏為重點,仍然會有樂團參與。最後的尾奏,約四分鐘長度,令人迷惑的結尾,很自由的敘述展開(音檔III-5,6),憑藉動機元素發展,雙音彈奏主題,音型反覆,旋律都慢了下來 ,覆誦、迴盪,深夜不捨接近終點,很特別的結束方式。     

DVO III-3C.jpg    中段C旋律   

音檔III-4. III-C主題大提琴拉奏,長笛吹動機元素(0:46),大提琴以跳弓音符伴奏著前進,(1:04)登上高點,獨奏小提琴於高音處(1:27)拉奏主題C,大提琴用顫音迎接   

音檔III-5. III-尾奏一     

音檔III-6. III-尾奏二  高音--破曉(0:32)         

 

Jacqueline du Pré - Dvořák Cello Concerto –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cond. Daniel Barenboi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_yxtaeFuEQ         

Dvorák Cello Concerto in B minor Op. 10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F9zI33Oass  演奏者Truls Mørk  2011 

 

若需分享請標註出處,感謝您對作者的尊重,謝謝!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ola聊音樂    的頭像
    Lola聊音樂

    羅文秀音樂講堂

    Lola聊音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