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爾頌《芬加爾洞窟序曲 》Op.26
Mendelssohn Fingal's Cave Op.26
此曲於1830年12月完成,最初名為「孤島」(Die einsame Insel )。後來修訂並重新更名為「赫布里底」(Die Hebriden德文/ The Hebrides),標注在管弦樂分譜上,總譜使用「Die Fingalshöhle德文/ Fingal's Cave」的標題,所以常見是「Fingal's Cave」Op.26,也有以「The Hebrides」名稱來標示。1832年5月14日在倫敦由托馬斯·阿特伍德(Thomas Attwood)指揮首演。
上圖. 蘇格蘭西邊的赫布里底群島(Hebrides)中的斯塔法島(Staffa)(下圖),其南岸的芬加爾岩洞(Fingal’s Cave) 位置.
孟德爾頌的作品中充滿優美曲調,不只甜美、喜悅還有幸福的滿足感,是悲傷、拉扯或苦痛的絕緣體,除了優美幸福之外,輕巧、流暢的愉悅氣氛,也是讓我們擺脫生活中負面能量的救星。他的音樂如前面所述之外,描繪性也相當強烈,藉由他的旅遊經驗、用音符分享畫面,不僅感受出遊愉悅心情,聽見天籟美聲,還有對大自然的讚嘆,宛如親身遊歷一番。孟德爾頌於1829年初次踏上英國旅遊,參觀位於靠近蘇格蘭西邊的赫布里底群島(Hebrides)中的斯塔法島(Staffa),其南岸的芬加爾岩洞(Fingal’s Cave),天然玄武岩地形形成的洞穴,在海水侵蝕的浪濤聲中產生神秘的聲響,此美景令作曲家既興奮又感動,腦海裡馬上浮現旋律,此旋律就是序曲中的主題也是核心動機,甚至迫不及待地寫信給姊姊分享他的心情與曲調,1830年完成此交響詩。。
上圖. 遠眺斯塔法島(Staffa)的南端,有船班靠岸可登島參觀,下圖芬加爾洞窟實景。
「芬加爾洞窟」序曲是一首單樂章的交響詩,形式上採用古典傳統的奏鳴曲式,孟德爾頌的音樂特徵是古典傳統連結浪漫風格,換句話說是正規曲式與美妙旋律的結合,既完美典雅又富含詩意,如此完美的條件下,結論就是很受大家的喜愛及歡迎。
開頭主題一是很有動感的短句00:00,短句的音型不斷地被轉動,被提升如海浪起伏一般,0:19再唱一次,稍加變化,彷彿小波浪一波一波的拍岸潮流,逐句下行的安排更具律動性,延伸出現長音符,高低音域擴大0:38,拉高拉長的效果,有如更遠處海浪的浪頭襲捲而來,後半部0:59 加入木管旋律與弦樂維持的動機,不同音色的呼應1:24以及下行,讓波浪升級為浪濤衝擊著海岸。感受一下,當你矗立於岸邊看見的波浪,每個浪潮盡是未知數,有可能只是泡沫、浪花或更大,孟德爾頌在短短的主題當中,藉著音符的長短、高低和音色變化等等,顯盡波浪的豐富變化,蠻值得細細地品味。
譜. 主題一 紅色框是動機音型,兩小節一組,三、四小節音高提升(藍色圈),五、六小節再升高,短句音型不停地被轉動,如浪花般
第二主題的重點是樂器音色的變化,先是大提琴1:46長大旋律的歌唱,令人陶醉,不久小提琴接棒2:12,兩者的厚薄感顯而易見,經過短短的轉折,木管動機登場2:45,之後不甘寂寞的大提琴已經在背後慢慢地湧上來,這一主題聽到的並非是畫面,是優美旋律也是心情的意境。最後呈示部的結束句由樂團全體的合奏呈現出熱鬧場面,雖然依循傳統曲式,結合巧妙旋律,一樣表現出完美又富詩意的描繪功力。
發展部是一段非常巧妙又令人激賞的段落,起初聽見號角聲3:28,多次不斷的響起,號角與弦樂的動機變形相交錯,片片斷斷的動機4:08,零星的聲響有一種停滯感,大提琴小提琴依序低調地唱出主題二片段,最後小提琴選擇高掛於最高點4:56,長笛獨自唱出主題一動機5:12,有如得到動能一般,輕輕地由短音節奏主導推升5:41,整體逐漸地加強繼續推上高潮,號鼓齊鳴非常熱鬧,約兩分鐘長,真是一口氣精彩到底,所以前面的停滯段落是為了後面高潮熱鬧的起點鋪陳,完美的安排缺一不可。
發展最後以階梯式的上行6:26進入再現部主題一,主題一稍作簡略6:36,多了號角加入,主題二原先大提琴擔任,現在換成單簧管7:28,接著開始出現躁動8:19,弦樂群以顫音般的快速音像浪花般活動,主題一的旋律隱藏其中8:41,隱約聽見,正開始醞釀結束的高潮,銅管、定音鼓8:49齊加入非常熱鬧,最後在單簧管9:42的動機覆誦中迴響,長笛以階梯式的上行音消失於遠方,非常感人的安排,有畫面、有情緒再帶些詩意,美的無語描述,只有親身體驗最美好。
圖 澎湖的西吉藍洞也有類似的玄武岩地形
請參考芬加爾洞窟的介紹文 「能演奏「交響曲」的天然洞穴,自然奇觀蘇格蘭芬加爾洞」 https://kknews.cc/travel/grlebyl.html
孟德爾頌生平介紹 https://kknews.cc/culture/v94g6bq.html
推薦文章
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田園」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