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札特第四號小提琴協奏曲D大調
Mozart : Violin Concerto No.4 K218.
莫札特創作樂曲一向很快,像此小提琴協奏曲是他於1775年的最後三個月期間完成的三首協奏曲之一,第二首也是同年的六月完成的。這五首古典時期的小提琴協奏曲,已確立雙重呈示部的奏鳴曲式,意即樂團先演奏一次呈示部,獨奏接著再演奏一次呈示部的兩個主題,後三首協奏曲在此方面已表現出美好且出色的形式,獨奏小提琴多處歌唱著主題旋律,樂團和獨奏間的對話也是促進兩者的互動,唯獨協奏曲中強調的抗衡效果,就是樂團和獨奏的對立抗爭方面不足,這些將會在其鋼琴協奏曲的作品當中得到滿足.
。
莫札特的音樂特色,主題常由多個素材構成,於他的巧手下,連結擴張和延伸進行都顯得自然流暢,各個元素經常會再被運用於其他主題之上或發展部。想像莫札特是位玩樂高的能手,他能連結各個單一個體,也能重新組合成多元的組合,元素因子也能稍加修飾塑造成各種樣貌(類似將粘土般捏造成各種形狀,如圓形、方形),聽眾可以無視於他的創作題材,依舊沈浸於他優雅高貴的琴聲裡,渾然天成、歡暢舒適的樂音永遠抓得住聽眾,好到無言以對。反之,細看他的音符,宛如一位巧手工匠、妙手生花地玩弄著音符,音域的高低挪移、音符的增添加減、音型的伸張擴大等等,都是令人讚嘆到啞口無言,兩者雖都無言,但是內心的敬佩之意,顯然後者強過前者,天才的形象也能更被具體化。
莫札特時期的音樂並非展現內心情感的感覺,而是一種追求音符的運動形式,曲式思維邏輯的重點在於音符排列組合的多元性發揮,他隨手將前面的音樂元素,與任何音樂的進行做搭配,有著任意不規則又能顯得合理,融合上又能達到天衣無縫的畫面,一切顯得恣意自由不受約束,非一般人能輕易習得的,對於玩弄音符於股掌間,他就是一位名符其實的絕對高手。
本曲三樂章魚尾奏前都有一段裝飾奏,莫札特本人並未留下,演奏家姚阿幸(Joseph Joachim,1831-1907)曾為此曲寫下裝飾奏部分,也是多數人採用的裝飾奏版本,第一樂章最長有43小節,第二樂章亦有20多小節,終樂章的裝飾奏就短多了,已低於20小節。
編制:2雙簧管、2法國號、弦樂四部。
MOZART, Violin Concerto, No.4 - Julia Fisch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qnNUu3PnTw&t=70s
第一樂章 快板 Allegro 4/4拍 奏鳴曲式
古典時期協奏曲的呈示部,通常樂團先演奏一次,獨奏再接著演奏一次,兩者間不見得會一模一樣,其變化的大小會取決於作曲的設計,因曲目而異。
樂團呈示部
樂團主題一以同音簡單又明確的節奏出場(譜例+音檔I-1),被稱為軍隊節奏的主題,再來是斷音下行,後半是以迴旋音型為主的樂句,於終止式的收尾完成整個第一主題。
音檔I-1 樂團主題一。
第二主題是上下來回、音域窄小的綿延線條為主(譜例+音檔I-2),連續出現兩次,再來一段同音音型。
音檔I-2 樂團第二主題,紅框連續出現兩次,藍框是同音音型
結束句出現主題一的迴旋音型作為呈示部很好的收尾效果(譜例+音檔I-3)。以上是樂團的呈示部分,
音檔I-3
獨奏呈示部。
主題一仍以同音明確的節奏和斷音下行出場,之後賦予獨奏樂器更為自由翱翔的擴張樂段,此時多了一個後半主題(譜例+音檔I-4),是樂團不曾出現的分解和弦的音型句,因為它將會是再現部主題一的再現重點。
獨奏主題一比樂團部分加長很多,除了主題樂句之外多了模進(sequence)來延伸擴張主題(譜例+音檔I-4)。先來認識模進(sequence)是指音型的模仿,可在不同的音高上出現,例如Do-Mi-Re-Do,模進就是RE-#Fa-Mi-Re、也可以是Mi-#Sol-#Fa-Mi或Sol-Si-La-Sol等等,重複音型的相似性,因而產生音樂的前進推動力與流暢度,這是莫札特音樂裡重要的驅動力,這種驅動力使音樂在主題之外,有擴張效果、相似的音型除了流暢之外,簡單深刻且有聚焦的作用,是抓住聽眾的一帖良藥,善用模進的功效,是莫札特音樂的魅力之一。 第一主題利用模進手法讓樂句擴張增長許多,以下會用譜例與音檔加以說明。
獨奏主題一後半。
模進的樂段。此段的模進較為自由,非傳統,二小節為一組,恣意的變化。
音檔I-4 0:00主題一後半,0:24 模進的樂段。
第二主題是上下來回的音型,第二次提高八度來演奏(譜例+音檔I-5),些微的改變,高低音域的音色就為樂曲增添色彩。
音檔I-5 譜例第一行在中音域,第二行則升高八度
發展部有兩大段呈現模進(sequence)的最佳範例(譜例+音檔I-6),第一段是兩小節為一單位的音型,出現四次,接著縮減為一小節單位的音型出現八次,長度縮減的壓縮,持續不斷地重述,彷彿揪著聽眾的領子一起前進,大大發揮擄獲人心的作用,這就是莫札特音樂中必備的魔力手法之一。
音檔I-6 前四行為兩小節一組,五六行是一小節的大跳兩個八度
影片時間表:
樂團 主一0:24 -主二0 :56 -結束句.1 :25 獨奏主一1:40/後半2:09 -主二 3 :04 -結束句. 3 :48
發展部。3:59/模進一4:20 /模進二 4:35
再現 主一後半4 :58 -主二 6 :05 裝飾奏43小節7 :08 尾奏8 :42. -9 :00#
第二樂章 如歌的行板 (Andente catabile) A大調 3/4拍
是此曲的一顆明珠,優雅高貴、溫潤心靈的氣質,如夢境般夢幻,絕不能錯過。
主題一彷彿是由高處走下階梯的優雅氣質少女(譜例+音檔II-1),緩緩地舉止端莊,顯得高貴,第二次獨奏移高八度,並將音樂推至高點,長音持續搭配著弦樂的流動,展現一股典雅特質的聲響。第一主題後半以八度往上大跳掀起一陣波瀾(譜例+音檔II-1a),再唱一次之時,以相反之道進行,八度大跳往下,降八度重現低吟,真是美妙。
音檔II-1.
音檔II-1a.
馬上第二主題出現(譜例+音檔II-2),獨奏唱著同音的長短音短句,弦樂用斷音方式伴奏著,同旋律再唱一次時,增添了同音音符,且加入木管的回應,只是一些些的變化,卻帶來無比迷人的效果。結束句於長串的音符流動中進行,這是樂章前半段的呈示部。
本樂章沒有發展部,直接再現呈示部,尾奏之前加入一段裝飾奏,是整首協奏曲中最長的樂章。
音檔II-2 第一行是主題二,第二行再唱一次,增添了音符和稍加改變。
影片時間表:
主一9:12 /後半10:26 -主二11 :01 -結束句11 :29 -主一 11 :44/12 :22 -主二12 :56 -結束句 13 :25 -裝飾奏 13 :51 -尾奏 15 :16 -16 :10#.
第三樂章 輪旋曲 溫雅的行板(Andente grazioso) D大調 2/4拍
A-B-A-C-A’-B’-裝飾奏-Coda.
第一主題是獨奏演奏可愛俏皮的音型為起點,接著是不太穩定的跳動斷音(音檔III-1)。
音檔III-1
第二主題先是急促的短句非常有個性(音檔III-2),接著是對話模式,弦樂演奏同音樂句和獨奏音型的回應,後面出現模進的擴張延伸,不久又回到A段,不僅稍作變化還加入長長的模進(sequence)。
音檔III-2.
莫札特在這系列協奏曲中,終樂章都安排一段有特色的樂段,本樂章中段C是一段穆賽特舞曲Musette,亦即帶有風笛聲的舞曲音樂。C段音樂一開始是一拍一音的的穩定樂句Si-Do-Re-Mi(譜例+音檔III-3),La-Si-Do-Re,再演奏第二次時Si-Do-Re#Re-Mi 多了半音的裝飾,下方伴奏也改成半拍的伴奏音型,稍微加以改變一下,音樂即變得熱鬧許多。接著獨奏拉出雙音,上方是旋律,低音絃是持續長音,製造出風笛的聲響,第二次改以小提琴群演奏旋律,搭配上木管的長音,一體兩面的音效,不斷地帶來聽覺上的驚喜,接下來就是自由的過門。
再線的主題A、B都有簡化,穿插一段裝飾奏,此曲三個樂章皆有裝飾奏,出現於尾奏之前,最後進入尾奏結束全曲。
音檔III-3
影片時間表:
A 16:28. -B 17:18 -A 18:02 -模進 18:54. -C 19:31 /風笛聲19:47 -過門20:24 - A 21:09. -裝飾奏 21:55. -尾奏 22:15
推薦文章
#莫札特降E大調交響協奏曲K364 https://reurl.cc/LN6W93
#莫札特第25號g小調交響曲 K.183 https://reurl.cc/eX6m0R
#莫札特第41號交響曲《朱彼特》K.551 https://reurl.cc/vkee3A
#莫札特第38號交響曲《布拉格》K.504 D大調 https://reurl.cc/qkOOD0
#莫札特第20號d小調鋼琴協奏曲K.466 https://reurl.cc/3Ojj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