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札特第20號d小調鋼琴協奏曲K.466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20 K.466 D minor

          莫札特(Mozart,1756-1791)的鋼琴協奏曲可說是為古典樂派的協奏曲奠定良好的典範,樂章結構的確立,探索獨奏者和樂團間的合作競爭效果,樂器編制、音色運用以及追求兩者的平衡思維,「古典時期協奏曲」以「快─慢─快」三樂章結構來安排,首樂章奏鳴曲式的呈示部,由樂團先演出兩個主題,再交給獨奏樂器演奏一次,作曲家於內容上會做些變化加以擴大,或是引來一連串華麗的技巧性樂句,豐富樂曲層次感。協奏曲的前後兩樂章都會安插裝飾奏樂段,樂曲的演出通常是作曲家本人,裝飾奏給予獨奏者即興與展現的好機會,莫札特有留下幾首的裝飾奏,其餘的則為後人為樂曲寫下裝飾奏而流傳,此曲裝飾奏大多採貝多芬版本。

1785Mozart.jpg

1785年的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ortrait by Johann Georg Edlinger;

取自https://www.britannica.com

 

           小調音樂給人一種神秘、陰暗不安卻引人好奇的亟欲探索,於莫札特27首鋼琴協奏曲當中,第20號是d小調、第24號是c小調,因為調性特殊,也特別受到矚目。特別是d小調,在莫札特的作品裡,如歌劇"唐喬望尼"、鋼琴協奏曲No.20 KV.466、鋼琴幻想曲KV.397,還有最後的安魂曲等等,總有一股抑鬱的情懷、輕描愁緒的感覺。      

20-1.jpg

          莫札特本身是位鋼琴演奏家,深刻理解如何利用鋼琴於社交場合展現魅力―華麗炫技、深情歌唱且平易近人,他也懂得投其聽眾所好,贏得掌聲。曾經在寫給父親的信中提及對協奏曲的想法:「追求適中而華麗的樂曲,愉悅自然而不虛空,從頭到尾都能吸引行家的目光,即使不是行家也可以不明就裡地喜歡上」,此曲正有這樣的意味,非常受歡迎的曲目。莫札特於1785-1786年間,創作了六首鋼琴協奏曲,寫作快速又多產,第20號是1785年2月完成即於維也納舉行首演。第一、二樂章偏長,第二樂章對比強烈且是最長的慢板樂章,終樂章的激動特性也是其特色,整曲展現非常浪漫風格。

20-2.jpg

編制:長笛、雙簧2、低音管2、法國號2、小號2、定音鼓+弦樂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gVqTjaBod0   布赫賓德 2019演出   

Mozart - Piano Concerto No.20 d-Moll KV466/Rudolf Buchbinder / C.Măcelaru /WDR Sinfonieorchest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OWVTXuB68I  

Mozart - Piano concerto No.20 K.466 Buchbinder+wpo    2012演出      

 

樂曲說明:  

I mvt   快板 Allegro  d小調 4/4   奏鳴曲式     

        主題一是以切分音節奏 ♪♩♩♩♪ (小提琴),搭配低音部(大提琴)3連音+ 1的上行(音檔1+譜例1),這些元素組成主要主題的部分,3連音+ 1的音型是主要元素,不斷在此樂章中穿梭出現,有著陰暗、詭異的悲劇意味,它也成為本曲的最大特色。樂團呈示部的主題一以完整形象登場,分前後兩部分,後半部以兩音嘆息、強弱、上、下行的要素做為其特色(音檔2+譜例2),列出的譜例當中,可以輕易看見樂曲中音符的細節,合理概念下,亦充滿微妙的變化,聽著相似又不全然一樣的差異,主要動機的音型是靠著莫札特的神花妙筆稍加施展魔法,就輕易地呈現出自然流暢的音符。呈示部有完整的第一主題,卻讓第二主題故意缺席,留給主奏鋼琴來展現。補充一下,3連音+ 1的元素,在1787年創作的Don Giovani當中也可見到此元素,可比較序曲K527(見下方推薦版本Schiff)。  

M20-I 主一 色.jpg

   音檔1+譜例1     主題一

M20-I 主一後 色.jpg

   音檔2+譜例2     主題一後半,紅框是嘆息句

 

       呈示部主奏鋼琴的第一主題先是一段獨奏的引入(Eingan) (這是當時的習慣用法),如宣敘調語氣,之後樂團和鋼琴一起進行合作,加入鋼琴的主題一多了裝飾聲響,加重低音旋律(3+1)的分量(音檔3+譜例3),主旋律音符鮮明有特色。第二主題在獨奏的呈示部是首次亮相(音檔4),以呼應方式來表現,先是鋼琴樂句,樂團回應,再來換成雙簧管吹奏低音管裝飾,鋼琴隨後,這是整個樂章當中的重要焦點,之後也成為裝飾奏的重要素材。除了主題之外,莫札特以流暢的音符將之串聯一起,強弱聲中帶著炫技並製造音樂的跌宕起伏,吸引聽眾的目光和心情。

M20-SI-前引.jpg  

獨奏的引入(Eingan)

M20-SI-主一 色色.jpg

 第一主題 樂團先再加入鋼琴,鋼琴聲部隱藏許多旋律音    

   音檔3+譜例3  

  音檔4    第二主題    

 

             發展部的音樂一直是片斷、衝突地自由擴張,獨奏宣敘調旋律、3連音+1的元素被重用了(音檔5) ,分成三次進行,皆是獨奏宣敘調的開端,再以三次3連音+1的元素回應,第三次是一段高潮(音檔6),獨奏之後,樂團以加重三連音的語氣做回應,並搭配著鋼琴的快速音符,顯得熱鬧,此回應不再只有一次,而是三次,值得好好聆聽發展部三次的變化。

 音檔5    第一次

 音檔6    第三次 -銜接再現     

 

           銜接進入再現部主題一,樂團3連音+1開始兩句(音檔7),接著加入鋼琴,急促又翻揚。最後,結束前的裝飾奏,通常是獨奏者的最佳展現時機,莫札特時代並未寫下裝飾奏的樂譜(27首協奏曲只有15首有裝飾奏,其餘不是遺失就是沒被記錄保留),當時仍以演奏者自行發揮為主,目前最受歡迎的裝飾奏版本是貝多芬所寫的(音檔8),其他還有莫札特學生胡梅爾(Johann Nepomuk Hummel,1778-1837奧地利)、德國作曲家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義大利鋼琴家作曲家布梭尼(Ferruccio Busoni ,1866 – 1924)也曾留下版本。  

 音檔7    再現部主題一   

 音檔8    貝多芬寫的裝飾奏

https://interlude.naxosmusiclibrary.com/stream.asp?s=154937%2Finterludepd4%2Fqr3574%5F007 

布拉姆斯寫的裝飾奏    

 

 

II mvt  浪漫曲(Romance)、2/2 降B大調     A - B - A -Coda        

               從第20號鋼琴協奏曲開始,每一首的慢板樂章都很有個性,高貴優雅兼帶迷人浪漫的氣質,溫柔抒情又別具特色,溫婉和煦、淡淡哀愁、难以名状的感受―酸楚或一抹愁緒,樂曲充滿一種靜謐的感覺,單獨演奏都是很受歡迎的樂章。

         本樂章是三段體A - B - A -Coda,主題A可細分成三部分:(一)a、b規律對稱的古典風格,工整的樂句(音檔9),a獨奏兩句,樂團再隨後演奏兩句,b獨奏一樣是兩句,樂團接在後面,經過延伸、終止式和尾聲,進入第二部分:(二)有六大句,皆以大跳開始,第四句由兩短句組成(音檔10),並於大小調間遊走,調性的不穩定宛若明滅的燭光閃爍,營造出奇的浪漫美感,正好與(一)形成對比,最後又再回到(一),簡化一半,只演奏a,三個段落之間,藉著同樣的樂句收尾做銜接(音檔11)。  

  音檔9. a獨奏,0:26 樂團,0:50 b獨奏。 

  

音檔10. 大跳開始第一句,0:14/二句,0:27/三,0:39/四句(兩短句組成) ,0:53/五

 音檔11.  樂句收尾做銜接

 

中間段B (Trio)  g小調           

中間段的音樂每句皆由重的和弦做為開端(音檔12+譜例4),鋼琴再以上行和下行的方式進行下去,如和絃↓-上行↗、和絃↓-下行↘,上行旋律伴隨細碎音符的裝飾,旋律於鋼琴的左右手上下交替進行,產生高低音域的變化,增添樂曲的豐富性,簡潔明快的爽朗對比出前面主題A的淡淡哀愁,非常符合古典時期的對比和諧的特質。當中間段結束後要進入平靜主題A的時刻(音檔13),作曲家如何巧妙地轉換場景特寫,引領聽者回到現實世界也是一段值得注意的部分。

M20-II Trio色.jpg

  音檔12+譜例4       

  音檔13.  進入平靜主題A 

     最後的尾奏,是作曲家原來已經預留的設計,主題A提及的段落之間的銜接樂句收尾,於結束前再度出現,此次將它做為本樂章的真正結尾(音檔14),如同解開最後的謎語―即真正的尾聲。   

 音檔14.   尾聲     

    

 

III mvt   很快的快板(Allegro assai)、d小調、2/2  奏鳴曲式(省略發展部)

            優秀的作曲家喜歡預埋伏筆,看似不起眼的素材,於適當時機中展現其關鍵特色,慢板樂章中對比的中間樂段Trio,其熱烈昂揚的特性延續,正好為後面終樂章的預示做準備   

 

    終樂章採奏鳴曲式,有精神的第一主題,鋼琴以快速琶音上行(音檔15+譜例5),樂團再發揮一次,接著發展延伸下去。主題二依然是鋼琴領軍(音檔16+譜例6),Do – Re帶著節奏感,鋼琴樂團你來我往,樂句雖相似,但又添加一些變化各有其特色。呈示部的結束句是一個有特色的樂句(音檔17+譜例7),為呈示部收尾並銜接再現部,樂章的尾奏將得以好好地展示其魅力。     

M20-III 主一 色.jpg

 音檔15+譜例5   第一主題    

M20-III 主二 色.jpg

  音檔16+譜例6    第二主題        

M20-III 結束句156.jpg

 音檔17+譜例7   呈示部結束句     

 

        終樂章是省略發展部的奏鳴曲式,再現的第一主題在此抓住機會,利用轉調、配器的手法,帶來精彩的變化,鋼琴演奏主題(音檔18)之後,弦樂搭配銅管做轉調,奇異的聲響足以喚醒聽者,鋼琴結合木管也掀起一陣新鮮感,省略的發展部,卻在此得以彌補其缺席空位。

 音檔18.   再現的第一主題    

 

          尾奏之前,依然為鋼琴留下一段裝飾奏,莫札特並未寫下,因此不同的演奏家會留下不一樣的結果,除了華麗炫技部分,主題元素也是經常加以運用的素材,一般裝飾奏之後再引出樂團,結束前以木管、小號及樂團的對話(音檔19),將結束句的旋律抹上詼諧色彩,讓樂曲終結之前給予一個小驚喜。 

 音檔19.   結束前木管、小號及樂團的對話        

 

               三個樂章各自扮演不同角色與份量,第一樂章的詭異神秘,慢板樂章的靜謐抒情,終樂章則充滿濃濃的協奏曲風,鋼琴和樂團間的競爭熱絡,且不時帶來一些驚喜。莫札特自第20號鋼琴協奏曲開始至27號,首首精彩,天才筆下留下的美妙樂聲,值得好好全數收藏。   

 

推薦版本   

內田光子 Mitsuko Uchid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M8CFR01KwQ      

Piano Concerto No. 20  (d-minor) K.466,   

 0:57 Allegro  -15:42 Romance   -24:38 Allegro assa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ZJ88SWoz_o  

Piano Concerto No.20 K466  Alicia de Larrocha  拉蘿嘉   Sir Colin Davis (conductor) 1993 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0:00 - Allegro  -13:54 Romance   -23:26 Allegro assa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aG8Ryoi6Qw   2009   

ANDRAS SCHIFF & Capella Andrea Barca -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20   

加上「唐喬望尼」序曲Don Jiovanni overture   

06:16 I.Allegro--20:31 II.Romanze--29:12 III.Rondo, Allegro assai   

 

 

推薦文章    

 

莫札特第25g小調交響曲 K.183   https://reurl.cc/gQOZrN 

莫札特第41號交響曲《朱比特》K.551  https://reurl.cc/VRr8nR      

莫札特第38號交響曲《布拉格》K.504 D大調  https://reurl.cc/7jgRYb    

貝多芬第一號鋼琴協奏曲Op.15   https://reurl.cc/KrgvyR     

貝多芬第二號鋼琴協奏曲Op.21   https://reurl.cc/NZeL49   

貝多芬降E大調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 https://reurl.cc/Y9Z2v0

 

 

arrow
arrow

    Lola聊音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