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c小調、作品18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2  c-moll Op.18

    拉赫曼尼諾夫(Rachmaninoff 1873-1943)是20世紀初俄國重要的鋼琴家兼作曲家,創作類型有管弦樂曲、鋼琴曲及聲樂曲,《第二號鋼琴協奏曲》c小調、作品18,是其最受歡迎的曲目之一。           

    1891年發表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首演之後評價普通,後來於1917年重新修改,才是現在演奏的版本。1895年發表《第一號d小調交響曲》作品13,因當時環境影響慘遭猛烈抨擊,造成拉氏信心大失,身心靈受挫嚴重━「我就像中風的人一樣,不知所措」,久久無法提筆創作,低迷的三年,最後求救於心理醫師尼可萊.達爾博士(Dr. Nikolai Dahl 1860-1939),終於慢慢破除心中障礙,於1901年完成此曲,並題獻給尼可萊.達爾醫師,此曲是他創作生涯的重要里程碑,也是被演奏最頻繁的樂曲。  

6a00d834ff890853ef017744c62a07970d-500wi.png     

年輕有抱負的拉赫曼尼諾夫 

    談到拉氏的樂曲特色,於舊形式裡,擅長旋律並發光發熱;旋律方面,真情流露,打從心底深處得到共鳴,樂句寫作,多前後做重複,發展變奏再延伸。那拉赫曼尼諾夫的魅力在哪? 直接拉高放軟,宛如直線提升立即放手的無重量感,因為缺乏劇烈衝突的感覺,柔軟無重力,慵懶中帶點病懨懨,有些恍惚虛幻。另外,窸窸窣窣不喧嘩,叨叨絮絮的呢喃,模糊的線條,稀稀落落的低吟浅唱,有一搭沒一搭的牽扯糾纏,夢幻中參雜著落寞、淒涼,有些無助、激情和淒美,是一種特有的病態美,聽起來反而很療癒,這也是藝術的自由、包容多元風格,使創作者和欣賞者都能獲得救贖與滿足。   

Rachmaninoff_1900-e1525882645749.jpg  

1900年的拉赫曼尼諾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ZTAXk2NOdc&t=4s 

RACHMANINOFF - Concerto No. 2 - Krystian Zimerman /Seiji Ozawa, conductor +BSO 200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yz0kuw4dv8   

Helene Grimaud / Claudio Abbado :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2     

樂曲說明  

第一樂章  中板Moderato  c小調 2/2 奏鳴曲式       

導奏  鋼琴以和弦模仿著鐘聲,深沉、凝結至奔洩而出,彷彿拉赫曼尼諾夫心中的鄉愁,家鄉教堂的鐘聲,是他童年的深刻記憶,熟悉的感覺帶來情感的安定,開頭的導奏如同揭幕般地掀起序幕。模仿鐘聲的想法是有跡可循的,前輩作曲家舒曼(Schumann 1810-1856)、蕭邦(Chopin 1810-1849)、李斯特(Liszt 1811-1886)、布拉姆斯(Brahms 1833-1897)皆曾寫過此聲響的樂段。   

  導奏樂段  

    樂團帶頭唱出主題一(0:40),一前一後的兩句,濃厚的樂團伴奏加上優美旋律,接著低音弦樂(1:07)兩短句接棒,樂句逐漸地往上推升,再度展現濃烈並延伸下去。 

 主題一    

主題二(2:24)弦樂引導在前,鋼琴前四音音型為重點,你來我往地多次搭配,最後鋼琴單獨再唱(3:49)。 不久結束句段落則是單簧管出現(4:15),鋼琴於旁裝飾,隨後浮現很夢幻的畫面,以上這些是呈示部。    

 主題二    

 結束句   

    發展部是一段醞釀與高潮的結合,藉著第一主題的音型當作素材模進著(5:22,音檔),先是樂團吟唱,再接棒給鋼琴,其中長笛一直在旁穿梭裝飾,音樂充滿動感。加溫之後鋼琴以同音(6:36,音檔)和定音鼓一起強調地推上高潮,並且盛大展開迎接再現部的登場。   

  發展部一   

  發展部二 鋼琴同音   

 

Kirill Gerstein +謝苗·畢契科夫+BPO ,可於柏林線上數位音樂廳付費欣賞      

        再現部主題一以樂團為主唱(7:02),鋼琴以動機音型加以擴大聲勢,以及定音鼓穩定的節拍,讓音樂踩著堅定穩健的步伐前進。此時的主題二以法國號取代呈示部的鋼琴,音樂處理多了細節,例如鋼琴彈奏四音音型(9:28),大提琴以上行音符與之交錯對話,鋼琴發出少數漫遊的音符,加上大提琴淡淡地上行期盼的輕聲,兩者相遇於迷濛虛幻的場域,這是拉赫曼尼諾夫音樂中非常個人特色之一。 陷入呢喃夢幻的自我世界之後,鋼琴(11:01)簡單的節奏音型正準備蓄勢待發衝向終點,就如此簡潔地結束第一樂章。  

 再現主題一   

 再現主題二  

 尾奏     

 

第二樂章  持續的慢板Adagio sostenuto  E大調 4/4拍           

   本樂章是很典型的拉氏風格,叨絮不喧嘩 ,自言自語的呢喃細語,模糊的線條,稀稀落落的低吟浅唱,有一搭沒一搭的牽扯糾纏,慵懶帶點病懨懨,虛幻中參雜著淒涼 ,形式上分成A-B-A三段,開頭是加上弱音器的弦樂群,如灰暗的夜曲,鋼琴彈著稀稀落落的音符,不久長笛(12:36)唱起旋律,單簧管後面接續,第二次換成鋼琴(14:06)彈奏長笛所唱的,單簧管於旁陪伴裝飾著,最後換成絃樂主奏(15:27),再次唱著長笛旋律,因此可以解釋A段的旋律重複出現三次,分別由木管、鋼琴及絃樂擔綱,三次的配器變化也成了樂曲特色。        

  A1  長笛(12:36)唱起旋律

 A2  換鋼琴(14:06)彈奏   

 A3 絃樂主奏(15:27)

 

    中間的B段(16:09),音樂顯得更零零碎碎,除鋼琴旋律之外,有低音管唱著另一旋律來做對位,法國號也現身、單簧管也插一腳,B段會再唱一次(17:17),較前面熱情,音樂上更為恍惚,之後進入一段裝飾奏(18:16)。最後再現A段,鋼琴分解和絃(20:26),絃樂拉出主旋律 (20:47),最後鋼琴以和絃音,如告別陰霾地結束此樂章。       

 中間B段(16:09)   

 再唱一次(17:17)  

12.jpg

 

第三樂章 詼諧的快板Allegro scherzando  c小調 2/2拍            

    經過第二樂章的喁喁低語,一掃灰暗陰影飛奔自由,一開始即是振奮的導奏(24:01),主題一(24:40)有著熱情弦樂群和細碎跳躍的鋼琴帶動情緒,一會兒如進行曲,忽地又搖擺如舞曲。第二主題(25:51)帶出濃濃俄羅斯風格的抒情曲調,此曲調是本樂章的要角,再現部(主題二30:19)、尾奏(34:08)總共出現三次,三次的登場呈現出三種風格,中間的發展部(28:08),弦樂和鋼琴有段自由賦格(28:50),皆是本樂章的欣賞重點,三個樂章、三種性格,長度上大致相同,是拉赫曼尼諾夫最受歡迎的一首鋼琴協奏曲。        

 主題一(24:40)    

  主題二(25:51)

 再現部主題二(30:19)     

 尾奏(34:08)    

 

 

馬祖耶夫 2013年的ˊ演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x9F-nfg2wE   

推薦版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yz0kuw4dv8        

Helene Grimaud / Claudio Abbado :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4zkc7KEvYM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 No 2, Evgeny Kissin     

 

若需分享請標註出處,感謝您對作者的尊重,謝謝!       

 

推薦文章   

拉赫曼尼諾夫e小調第二號交響曲 Op.27     https://reurl.cc/qOKWg0 

拉赫曼尼諾夫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a小調Op.43    https://reurl.cc/8Wbx2b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ola聊音樂    的頭像
    Lola聊音樂

    羅文秀音樂講堂

    Lola聊音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