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曼尼諾夫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a小調Op.43      

Rachmaninoff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Op.43    

        拉赫曼尼諾夫(Sergei Vasilievich Rachmaninoff 1873-1943)的協奏曲共有五闋,皆以鋼琴為主奏樂器,前有四首鋼琴協奏曲和此首狂想曲,於1934年7月3日至8月24日約一個半月的時間內完成。當時的拉赫曼尼諾夫受聘於美國的樂團,以鋼琴家身分忙於演奏,夏季時光,則大都待在瑞士琉森湖畔的別墅裏創作,歲末季節活耀於歐洲的樂壇及到處旅行。

五首以鋼琴為主奏樂器的作品:

鋼琴協奏曲第一號Op.1  1892年首演 

鋼琴協奏曲第二號Op.18  1901年首演  

鋼琴協奏曲第三號Op.30  1909年首演

鋼琴協奏曲第四號Op.40  1926年首演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Op.43  1934年首演 

rach-624x487.jpg   

圖.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為他的孫女 Sophie, 1927彈奏鋼琴 (取自網路)  

 

    1917年離開祖國蘇聯,舞台演出大於創作力道,在1917-1943年的25年之間,創作作品只有約六部作品,作品如下:  

3首俄羅斯歌曲 Op.41 1926年  

鋼琴協奏曲第四號Op.40  1926年首演 -1928年二版  -1941年三版  

科賴里主題變奏曲 Op.42  1931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Op.43   1934年首演 

第三號交響曲Op.44  1935-36

交響舞曲Op.45   1940-41  

rachmaninoff-and-wife.jpg     

圖. 拉赫曼尼諾夫和太太Natalya Satina合照 (取自網路)      

    此曲以變奏曲形式為主,採用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 1782-1840)的小提琴《隨想曲》作品1(Paganini 24Caprices for violin)的第二十四段a小調的旋律作為主題,將此旋律發展成二十四段的變奏,變奏樂段風格多元、聲部複雜且富有技巧性表現。除了拉赫曼尼諾夫之外,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1856)《帕格尼尼音樂會練習曲》(6 Concert Etudes after Paganini Caprices, Op.10/1833年),也有李斯特(Liszt Ferenc1811-1886)和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以帕格尼尼的主題分別寫了《帕格尼尼大練習曲》(Grandes Etudes de Paganini S141)和《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Variationen über ein Thema von Paganini Op.35),可見其受青睞的程度是大受歡迎。此狂想曲曲調優美、性格多變又有高超技巧的飛舞,加上電影「似曾相似」(Somewhere In Time .1980年),早年穿越時空的愛情片,將其中第18段的抒情變奏運用其配樂上,締造出絕美浪漫虛幻的場景使其聲名大噪,也是音樂會上極受歡迎的名曲之一。

    曲中採用帕格尼尼主題之外,「末日經」也是此曲重要的旋律之一,聯想起李斯特1849年的《死之舞蹈》(Totentanz S.126),其中也採用末日經當做主題, 同樣是一首非協奏曲之名並且以單樂章的變奏形式創作的樂曲。 

pianist-hand-span-infographic-1414410936-list-handheld-0.jpeg

拉赫曼尼諾夫的手到底有多大?一圖以示之   (取自網路)

 

樂器編制  主奏鋼琴、短笛、長笛二、雙簧管二、英國管、豎笛二、低音管二、法國號四、小號二、長號三、低音號、定音鼓、小鼓、三角鈴、銅鈸、大鼓、鐵琴、豎琴、弦五部。

 

    樂曲一開始以短短的序奏揭幕,馬上出現變奏一,之後主題才正式的登場,有別於一般安置主題於前的常規寫作方式,令人驚奇且記憶深刻。主題來自帕格尼尼的『隨想曲』作品1的第24首a小調主題,全曲總共24段的變奏,後來再加入另一葛利果聖歌中的「末日經Dies Irae」旋律,形成兩個主題的穿梭留影,增添樂曲的高潮迭起。     

    樂曲說明之前,先談談變奏的概念,巴赫的《郭德堡變奏曲》(Goldberg Variation for Clavier G-dur BWV.988)可說是變奏曲的標竿曲目,變奏的方式很多元,可分成幾個特點:例如與主題關聯性密切、性格變奏、音型變化為主、旋律對位風格、追求特定性格氛圍或華麗技巧的展現,於此類型之下仍可發展出許多可能性。整曲有豐富的樂器對唱、著重音效聲響、炫技片段、慢板抒情的吟唱、熱鬧激動的場面,加上受到其他音樂家的影響,有類似李斯特、美國蓋西文的爵士味道。前面說過此曲是非協奏曲之名的協奏曲,當然也少不了獨奏的裝飾奏樂段,作曲家有時安排裝飾奏整段出現,有時只有短短的片段。再說24段的變奏當中,仍然會設計幾個重要的變奏,類似分組的概念,三、四個一組或更多,前面的變奏可能是為著後面主要變奏來做舖陳或醞釀,宛如配角和主角的關係,將整首樂曲排列出明顯的軌跡,能夠更深入地融入樂曲之中。  

 

Rachmaninoff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 Pletnev+Abbado+BPO        

以下將樂曲分成小組的方式來說明: 

 帕格尼尼創作的隨想曲-第24變奏主題  

 

第一組  開頭到變奏六   

開頭序奏、變奏一(0:29)、主題(0:49)、變奏二到變奏六(2:51),這是第一大段,主題身影清晰,即使多次的變奏之下,仍然依稀聽到主題的重要音符,第四變奏(Var.IV 1:53)中,鋼琴主奏之外,中提琴、雙簧管再加上英國管明顯的搭配,最後弦樂群也湊上一腳,音色方面增添色彩變化。     

 狂想曲的主題      

 

 變奏四音樂       

 

第二組 第七到第十變奏   

Var.VII 3:49 首次出現「末日經Dies Irae」旋律,配合撥奏,定音鼓和低音管不時地穿插,最後號角再重述末日經旋律。   

    第七變奏       

 

Var.VIII 4:51 節奏性強屬於性格變奏,鋼琴呈現類似李斯特的彈奏風格。

  第八變奏   

 

Var.IX 5:23樂譜紀載Col legno 以弓毛敲絃製造音效,是無旋律的聲響樂段。       

  第九變奏         

 

Var.X 5:56 「末日經」再現,以變奏方式發展,加入鐵琴,有著美國作曲家蓋希文(George Gershwin 1898-1937)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的繽紛音色,最後號角重述「末日經」旋律。第七到第十變奏為樂曲帶來一段新氛圍,聲響、音效與風格增添新氣氛。   

  第十變奏    

第三組 第十一、十二變奏連結十三到十五變奏   

 

Var.XI 6:47 弦樂以震音製造音效,鋼琴以如歌似的琶音演奏,加上豎琴的滑音,形成如印象派風格的綺麗虛幻景象。  

 第十一變奏   

 

Var.XII 8:05 弦樂的撥奏開始,八小節為單位的方式變化;巴洛克時期帕薩卡利亞舞曲Passacaglia的概念。每個片段除了鋼琴之外,依序加入單簧管、法國號和大提琴…等,每個樂器的吟唱為樂曲帶來挑動人心的曲調,特別是大提琴,這是一段不能錯過的變奏。    

 第十二變奏

Var.XIII 9:17 弦樂群的合奏      

Var.XIV 9:46如舞曲般的律動       

Var.XV 10:31 裝飾奏樂段       

 

第四組 第十六到十八變奏 

Var.XVI 11:35 轉入小調,雙簧管吹著樂句,弦樂報以快速兩音來回做音效的回應,是一段令人有深刻印象的感觸,不久,小提琴獨奏加入,法國號在旁搭配,也不能被遺漏。 

   第十六變奏

Var.XVII 13:19 此段落是為後面的抒情變奏做準備,鋼琴彈奏著枯燥的分解和弦,弦樂群製造音效,管樂偶而吹著幾音,強調氛圍,先讓聽覺放空,期待下一變奏的驚奇。     

 

Var.XVIII 15:09 電影「似曾相似」的配樂就是此段抒情變奏,多年以來仍然很受歡迎,簡單說來是主題的倒影--原主題的片段,原來往上改成往下,巧妙的排列,主題做三次的重複,最先是鋼琴的獨奏,再次加入部分弦樂和木管,增加聲響厚度,最後全體一起來,發揮最高濃度的聲浪,心就如此地被聲音揪起顫抖的情感。     

 第十八變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xthZLy0Ftk     請參考這影片的說明           

 

第五組   第十九到到最後二十三和二十四變奏        

Var.XIX 18:05 濃情過後,需要一些緩和,鋼琴以技巧性的跳躍音符奔馳著。      

Var.XX 18:32  Var.XXI 19:08       

 

Var.XXII 19:33 一段持續進行的和絃聲響,有著期待心情,逐漸加強,準備再度掀起下一段的高潮。  

    第二十二變奏

 

Var.XXIII 21:15 消失好久的主題又重新喚醒記憶,再加以變奏,接續 一小段裝飾奏      

 第二十三變奏        

 

Var.XXIV 22:04 先是一段跳躍炫技的樂段準備衝向終點,結束之前,銅管強有力的吹奏「末日經」8個音,熱鬧地結束全曲。   

    最後銅管吹奏的末日經音符              

若需分享請標註出處,感謝您對作者的尊重,謝謝!        

 

  Denis Matsuev (piano); State Symphony Orchestra of Russia; Conductor: Leonard Slatkin; Tchaikovsky Concert Hall, Moscow, April 2, 2013      

 

推薦文章    

拉赫曼尼諾夫e小調第二號交響曲 Op.27    

https://reurl.cc/qOKWg0 

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c小調、作品18   

https://reurl.cc/OpRK43  

 

 

 

arrow
arrow

    Lola聊音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