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姆斯小提琴奏鳴曲(下)第三號d小調 Op.108 & F.A.E. c小調詼諧曲        

Brahms Violin sonata No.3 d-moll Op.108 &  Scherzo (from "F-A-E" Sonata)  

【若需分享請標註出處,感謝您對作者的尊重,謝謝!】    

    1886年-1888年布拉姆斯停留於瑞士圖恩(Thun)湖畔的夏日創作,1887年接獲好友們的生老病死訊息,尤其是摯友愛樂協會古書館員波爾 (Carl Ferdinand Pohl, 1819~1887) 的去世,深受打擊,原本快樂的日子蒙上一層陰影,內心頗受影響,對於人生的生死別離有更深入的思考,第三首樂曲受此陰影之固,是唯一的小調奏鳴曲(55歲作品)。樂曲完成之後,呈現給好友漢斯•馮•畢羅(Hans von Bulow 1830-94),畢羅原是華格納的支持者,後來轉而大力推崇布拉姆斯的音樂,成為好友,本身是位鋼琴家也是位優秀的指揮家,曾提出音樂史上「3B」一詞說法。  

356x237.jpg  

圖. 好友漢斯•馮•畢羅(Hans von Bulow 1830-94),畢羅原是李斯特學生,華格納的支持者,1857年與李斯特女兒柯西瑪結婚,1870年離婚。他本身是位指揮家、鋼琴家再加上評論家,1875年曾為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首演第一號鋼琴協奏曲,1880年擔任邁寧根宮廷樂長,曾演出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是布拉姆斯音樂的推崇者。   

brahms_赫爾曼·赫巴徹(Hermann Hubacher)的雕像.jpg  

圖.布拉姆斯在圖恩居住過的房子,於1930年被拆除, 瑞士雕塑家赫爾曼·赫巴赫(Hermann Hubacher 1885-1976)在此建立雕像 稱Brahmsquai-聆聽的女孩 以茲紀念。   

    樂曲完成後,布拉姆斯寄給舒曼•克拉拉分享,在寫給克拉拉的信:「我從來不相信有人會喜歡我的作品,我覺得這首小提琴奏鳴曲也是如此,如果在你彈過這首作品之後,不喜歡它,請你馬上寄還給我,不要將它交給姚阿幸」。最後克拉拉回覆說:「這是你再次給予我們一個珍貴且美妙的禮物,我尤其珍愛第三樂章,俏皮地猶如美麗的女孩正與情郎打情罵俏」。樂曲風格自由,採四樂章形式,首樂章的沉思冥想、慢板的短歌,詼諧樂章的戲謔以及熱情激動的結尾,都是此曲的精華所在,千萬別錯過。  

 

第一樂章 快板Allegro,d小調 4/4拍 奏鳴曲式      

    主題以兩種樂器分唱方式進行,鋼琴與小提琴的差異性,促使主題的情感得以展現多重面向。小提琴平緩地唱著第一主題0:00,鋼琴左右兩手的切分音效果,頗有受限、揮灑不開的壓抑感,經過一段擴張之後,鋼琴的重和弦0:40,似乎帶來一些解放,情緒的出口稍露破綻,下個主題之前,小提琴和鋼琴先後唱出一短小旋律1:04的預示,這將是第二主題的一部分。第二主題由濃密織度的鋼琴歌唱著1:19,宛如舒曼的鋼琴音樂,豐富表情的伴奏聲中,響起悠揚迷人的旋律線條。不久,小提琴再唱情感炙熱1:43,激動提升,最後在兩音動機裡2:07得到緩和。       

    呈示部之後,進入宛如沈思冥想般的樂段,低頻活動的音域,遮起灰暗的天棚,於持續低音的聲響效果中,隱約地浮現主題一的動機,雖晦暗但相當迷人,縱使壓抑卻如雪球般滾動不習,在欲言又止的情況下,再現部第一主題已經乘著冥想伴奏迎面襲來(3:37),開頭的壓抑直接揮灑而出,是本樂章不容錯過的重點之處。結束前,尾奏6:04再度出現主題一,迷人的冥想樂段6:35再度現身,畫下休止符之前,主題一以拉長且慢速地回眸數次,留下一些無解的狐疑。 

影片班傑明 Benjamin Zander 的大師班,第一樂章示範    

 

第二樂章 慢板,D大調,3/8 拍子 ABABA       

    單純的一首抒情曲調如短歌(Cavatina)般,短歌原是歌劇中形容短的、無反覆的簡單獨唱曲,除歌劇中使用之外,器樂曲也用它。主題A7:49小提琴單獨在G弦上演奏甜美的曲調,旋律中湧出綿延的音符,包含著愛、思念、孤獨與惆悵,句末會以雙音稍作加強。相對的主題B特色不強9:30,如同過門、銜接一般,獨留綿延的曲調,挑起心中的感動,ABA的形式,結束前,旋律被簡化了11:46,孤單寂寥地消失,讓人回味不已。 

 

第三樂章  多愁善感的稍急板 升f小調,2/4拍子,三段體    

   布拉姆斯將它當成一段輕鬆的間奏曲。詼諧風的主題不斷出現,時而鋼琴時而小提琴,或是調性上做改變,憂鬱的小調轉成開朗的大調,小提琴也不斷地幻化,單音變雙音、拉奏換成撥奏,短短的樂章饒富愉悅或是嘲笑的意味,罕有的鬆懈間奏曲風,舒曼•克拉拉曾表示是最喜歡的樂章。     

    樂曲分成簡單的幾個段落,12:30的小調A段,13:26轉進大調,玩弄著A主題,最後再次回到小調的A主題14:24,小提琴的撥奏另有一番樂趣,尾奏14:58小提琴拉奏雙音動機音型不容被忽略。舒曼•克拉拉曾說:「這是她最珍愛的樂章」。一年之後,布拉姆斯寫給克拉拉的信說:「一想到這首d小調奏鳴曲在你的指尖下流瀉,就情不自禁,雖然我將它放在桌前,但是我的思緒已跨過樹叢隨你而去」。

 

第四樂章  激動的急板,d 小調,6/8拍子  ABA’B’A’’尾奏        

    鋼琴以雄偉氣勢的A開始15:31,激動的小調唱著主題A,一掃前面陰霾,激動中扛著沉穩與熱情。鋼琴以C大調奏出聖詠風格的主題B16:07,與A形成對比。不久,鋼琴連串音型帶出小提琴樂句,先是單音,接著鋼琴彈奏八度做加強,一路推升,17:10迎向熱鬧、高潮且振奮的情緒。第二次出現的主題A 17:28,延續B的高點變得激切又熱鬧,後半部17:44先是鋼琴安靜的和弦,寧靜的氛圍之下,蘊含著待爆發的能量,小提琴一路攀升到最高點,築起本樂章之頂點高潮。第二次出現的聖詠B更為舒暢19:10,後半19:49鋼琴連串音型帶出小提琴樂句依樣出現,最後主題A激昂再現20:30,尾奏再次揚起激昂的熱情20:47,結束前不忘再次回眸主題21:03,強有力的和絃為樂曲畫下休止符。    

    三首小提琴奏鳴曲展現三樣情,豐富的情感變化,多元風格的展現,是浪漫時期的代表作,嚴謹的架構、縝密的動機發展,是古典形式的傳承者,情感處理、技巧考驗皆是難題,代表著小提琴獨奏曲的里程碑,聆聽它、演奏它、理解它都非常值得的。     

參考版本 Kremer / Afanassiev, Brahms Sonata for Piano and Violin No.3 in D minor, op.10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nz_lCKY85A

 

「F.A.E.」c小調 詼諧曲  

      奏鳴曲樂章-詼諧曲是改編自「F.A.E.」小提琴奏鳴曲的詼諧曲樂章,標題的F.A.E.是布拉姆斯與小提琴家好友姚阿幸年輕時期的座右銘,德文浪漫主義的箴言「Frei,aber Einsam」意為自由但孤寂的,適切地顯現布拉姆斯個性中的孤傲的浪漫性格。此F.A.E.小提琴奏鳴曲有個有趣的創作過程,起因於1853年姚阿幸至杜塞朵夫(Dusseldorf)拜訪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夫婦並參加音樂會演出,舒曼想了一個集體創作的點子,希望帶給姚阿幸一個驚喜。於是由舒曼、迪特里希(Albert Dietrich,1829-1908)與布拉姆斯三人分別創作四個樂章,其中迪特里希負責首樂章,舒曼負責間奏曲與終曲部分,布拉姆斯則是完成詼諧曲。樂曲主要動機來自F.A.E.的三個音,依此三個音符延伸出旋律,結合不同的節奏,並做出各種變形與變奏,獻給姚阿幸來演奏,並猜出每個樂章的創作者。現在演奏會上常見有小提琴版,或是以中提琴、大提琴改編的詼諧曲版的演出。       

 

推薦文章     

布拉姆斯小提琴奏鳴曲 第一號G大調Op.78  https://reurl.cc/q1pzOg           

布拉姆斯小提琴奏鳴曲 第二號A大調Op.100   https://reurl.cc/V52pD5       

布拉姆斯《第二號交響曲》 D大調   Op.73      https://reurl.cc/1o8jgX           

布拉姆斯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77     https://reurl.cc/gzrkWR          

布拉姆斯兩首大提琴奏鳴曲Op.38Op.99   https://reurl.cc/1o8j2W    

 

 

arrow
arrow

    Lola聊音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