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姆斯小提琴奏鳴曲(上)第一號G大調Op.78    

Brahms Violin sonata No.1 G-dur Op.78  

【若需分享請標註出處,感謝您對作者的尊重,謝謝!】    

    布拉姆斯(J.Brahms 1833-1897)的作品之中,總共出版三首的小提琴奏鳴曲(1879、1886、1888年)、其他相關弦樂曲目如一首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77(1878)、第二號大提琴奏鳴曲Op.99(1886)以及a小調小提琴和大提琴的雙重協奏曲Op.102(1887)。1870-1889年間可說是布拉姆斯創作的黃金時期,重要曲目如交響曲、協奏曲都是在此時期付梓。

  從莫札特、貝多芬、到舒伯特都有小提琴奏鳴曲的作品,舒曼繼之,布拉姆斯更受前者影響也寫作此類型樂曲,其中著名的「F、A、E」共同創作的話題,亦常為人津津樂道談論。所以從歷史角度來看,布拉姆斯的三首作品於浪漫時期有著指標性的地位,其餘還有同時期的法國作曲家法蘭克、德布西、拉威爾以及佛瑞...等等,俄國作曲家也多人涉略此類型樂曲。

  布拉姆斯的音樂中,有其追求的目標,比如音樂的複雜性與簡單性,複雜會是其偏好,和諧與衝突方面,他會選擇衝突,甜美與苦澀的話,苦澀應該更適合些,以流暢和拖曳而言,拖曳更具挑戰性。由此看出,布拉姆斯是位充滿自信、才華洋溢、喜好挑戰、追求經典不迎合大眾,於浪漫思潮之下,與熱中聲響效果的華格納、李斯特對立,不為所動,堅持古典傳統,追尋偉大作曲家的理念。濃密織度中帶著細節,苦澀是深情的掩飾、冷酷是情感宣洩的鋪陳,聱牙詰屈更是其戲劇張力的能量,處處顯現自我獨特的音樂品味。       

  布拉姆斯本身是位優秀的鋼琴彈奏者,年輕時就認識多位小提琴家好友,如匈牙利籍的雷梅尼(Eduard Reményi 1828-98)、姚阿幸(Joseph Joachim 1831-1907)一生受他們影響頗深,所以小提琴樂曲絕不會缺席。布氏本身對自己要求嚴謹,1879年首演的G大調第一首奏鳴曲, 在此之前已經有過三至五首的小提琴作品(諸多說法,無法確認) 對於不甚滿意的作品,他寧可銷毀也不會同意出版,因此第一首的奏鳴曲問世已是年紀46歲。1886年的第二首A大調,正逢與女低音史畢絲(Hermine Spies 1857-1893)密切交往中,曲中洋溢幸福甜美的溫馨,浪漫柔情是此曲的焦點。最後一首約於兩年後完成,從1886-1888期間,布氏的好友相繼離世或生重病,為此使其生活壟罩著陰影,心情上難免憂鬱纏身,相對而言,焦躁不安、深沉內斂,于創作上反而激發出多彩的戲劇效果。三首奏鳴曲三種風情,包括創作手法、曲風表現和形式架構皆力求豐富多元,情感方面也充滿著差異性。              

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G大調Op.78   

   此曲完成時布拉姆斯已經46歲,回想43歲才推出的第一號交響曲都很晚了,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77也已于1878年發表,可見他對自己作品的審慎標準,已超乎一般人的想法。Op.78算是他的第一首出版的小提琴奏鳴曲,在此之前未問世的作品,都在布拉姆斯的求好心切的觀念下,埋沒其亮相的機會。

    1879年第一首私人場合演出時,是由作曲家自己彈奏鋼琴、好友姚阿幸演奏小提琴。真正首演則由德國小提琴家赫克曼(Robert Heckmann 1848-1891)夫婦擔綱演出。   

    創作樂曲時,選擇風光明媚的奧地利南邊的沃爾特湖畔的佩查赫(Pörtschach am Wörthersee)住下(如下圖),寬闊的大自然美景是其靈感之泉源,有助於寫作,同時也習慣將宜人風光的情緒融入作品當中(例如第二號交響曲),這是布拉姆斯的偏好習慣,因此奧地利、瑞士一帶留下不少布氏的足跡,三首奏鳴曲的寫作都與湖邊場景相關聯。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的創作,可參考稍早於1877年完成的第二號交響曲,源於第一樂章的動機是核心要素,它將滲透於全曲四個樂章的許多主題上,非常靈活的創作手法,兩曲之間皆有相似的嚴謹動機發展的概念,此乃布氏創作上的重要特色之一。  

1 Woerthersee_Thalia_Poertschach_Maria_Woerth_02.jpg    

圖. 奧地利南邊的沃爾特湖畔的佩查赫(Pörtschach am Wörthersee)

    Op.78亦有「雨之歌」的暱稱,「雨之歌Regenlied」是布拉姆斯「8首歌曲與歌」(Acht Lieder und Gesange,作品59,1870-73年間創作)當中的第3首 以及第四首「迴響Nachklang」有關, 作詞者是德國詩人葛洛特(Klaus Groth 1819-99),歌詞描述孩童時期對雨和自然之間的幻想。第三樂章採用此曲旋律當做主題,加上開頭的三音動機成為整首樂曲三樂章的核心要素。整首樂曲雖反映出明媚風光心情之外,也隱藏布氏深沉苦澀的情感,古典與浪漫兼具,內涵方面要求統一性的動機,嚴格曲式架構,真不愧是古典形式的堅守者。

 

第一樂章 不太快的甚快板Vivace, ma non troppo  G大調 4/6拍 奏鳴曲式          

  主題一以〝長-短-短-長-長延伸〞的句型組成前半部,後半部以原來3+3的6/4拍,改成2+2+2的關係,打破原先重音關係,多了搖擺不定的感覺,這是布拉姆斯音樂中的特色之一。前半部孕育著後面主題擴張的素材,乍聽之下似乎多了精彩變化,整體而言,完全出自於主題素材的簡約作用,換句話說,布拉姆斯在寫作上偏好從主題本身來做變奏或是擴充,與主題的關係相當密切,其來有自,不會離題太遠。對聽者而言,來自主題化身的發展過程,就像流著相同的DNA,有著相似又不相似的迷惑感,宛如走入迷宮之疑。一般經常提到布拉姆斯遵循古典風格的理念,重視動機的運用,在此就是最好的例證,會詳細地加以說明,透過分析深入瞭解之後,築起簡單概念的藍圖,進入大師的心靈世界並非一樁難事了。    

78-I 主一 說明.jpg           

譜例1.  主題一的〝長-短-短-長-長延伸〞 

  主題一的前半部〝長-短-短-長-長延伸〞句型組成,可細分為開頭+模進+大跳三部分(見譜例1),後半部0:29則是長短音符的搖擺句,主題本身之外,還會加以擴張發展,長度增加不少。0:54主題一前半部的發展(開頭+模進+大跳),小提琴與鋼琴保持一前一後的卡農關係。1:14鋼琴再唱主題一並發展,小提琴會以雙音來做配合,這是完整的第一主題。

 

  相對於主題一的特色,主題二則是強調重音的轉移1:32(見譜例2),正規旋律的重音皆起於開頭的音符,如果把重音移往第二拍,使原先弱音的位置呈現重音(重拍),產生不穩定的擺盪效應,讓不正規音樂帶來新鮮浪漫的效應,1:42高八度再演奏,之後進入發展變化。顯現浪漫迷人風格之外,此節奏拍子的變化手法,屬於布拉姆斯音樂上最獨特的亮點之一。 

  78-I 2主.jpg     

譜例2 主題二圓圈處即位移的重音。   

  結束句部分源於前面兩個主題的素材,這就是相似又不相似的迷惑之處,最先是主題一的開頭動機2:20,接著是主題二的主題動機2:49,一切皆依循於主題本身的素材,彷彿一位廚師,依食材的特性,不加入任何的添加物,尋求展現其本身的原汁原味,大師的動機做法不僅僅在於單一樂章之中,甚至擴及至全曲的每一樂章都有密切關係,如此嚴謹的作曲風格,往傳統裏頭扎根,正是他追尋大師腳步的一種堅持。

    發展部約從3:06開始,以主題二動機為主,不久,3:38鋼琴的主題一旋律搭配著撥奏,以清新之流,經過主題元素的擴充,5:42主題二動機登場,由鋼琴左手的低音與小提琴交替著,透過一段銜接進入再現。

    再現部的主題一再度聽到〞長-短-短-長-長延伸〞6:43的樂句。最後,尾奏部分先是8:16主題一的長-長-短-短樂句,8:45出現主題二動機,音樂如受困般迷惑,接下來明顯搖擺的律動如破繭而出的解放,結束前小提琴拉奏主題一的長句上行著,在主題一的素材中畫下句點。

推薦參考 Brahms: Violin Sonata G-major 1 Josef Su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gJSxvbVYPc    

 

第二樂章  慢板Adagio 降E大調,三段體A-B-A                             

   外柔內剛的獨特樂章,加入民謠曲調的慢板三段體形式,柔順哀愁的旋律易吸引人,但是內在頑強送葬般的節奏令人震撼,A是民謠旋律,B是節奏強烈的送葬樂段(見譜例3)(源自於第一樂章的主題一,也是雨之歌的開頭),AB間的差異,聽過就難以忘懷。  
   A段10:38由鋼琴先唱出平易抒情的民謠旋律,穿插一段小提琴的悲愁情緒為後面做鋪陳,小提琴11:59再次拉奏民謠旋律,此民謠旋律將會於第三樂章之中再現。轉入B段12:32送葬氣氛濃厚的進行風,分成三段,每段的送葬音樂過後都將出現一自由的樂段,彷彿被陰影壟罩著。最後又回到A段14:36,與前面大致相同,最後的尾奏16:25,送葬節奏再起,如頑固低音一般持續著,小提琴唱著片段旋律,緩緩平靜的結束慢板樂章。      

78-II 送葬.jpg

譜例3. 送葬樂段   

        關於此樂章的送葬音樂有一說法,1878年五月好友霍爾史坦(Franz von Holstein 1826-1878)過世,另外舒曼•克拉拉最有天分的小兒子菲立克斯(Felix Schumann 1854-1879)因肺結核過世,兩位於布拉姆斯心中都頗具份量,將哀傷轉化成音符,沉默的哀悼紀念,呈現在奏鳴曲的第二樂章,音樂評論家卡貝克(Max Kalbeck.1850-1921)和音樂學者貝提恩(Jürgen Beythien) 亦曾提出證明來說明。

Felix  

圖.  舒曼•克拉拉最有天分的小兒子菲立克斯(Felix Schumann 1854-1879)

推薦參考 Brahms: Violin Sonata G-major 2 J. Su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XfFUMdnXIM

 

第三樂章  極中庸的快板 Allegro molto moderato  g小調,迴旋曲式            

    樂曲一開始A即是歌曲「雨之歌」的旋律(見譜例5),開頭的三個音「D-xD-D」18:20與第一樂章開頭一樣(見譜例4),只是在拍號上做了變化, 第四首「迴響Nachklang」的元素也融入其中, 歌曲搭配鋼琴如雨滴般的十六分音符交織著,既浪漫又柔情,是第三樂章最受歡迎的原因之一。B段19:50屬於鋼琴與小提琴間的互動關係,音符交相流竄、你來我往的對話,經過轉調過度,旋律A再度響起。C於A之後上場,C段捨旋律多以和弦取代,第二樂章的民謠旋律22:47在此以雙音方式再度響起,藉著2音動機23:30擴大起伏,逐漸將樂曲帶入一段高潮。轉折之後,A段25:07雨之歌高唱,主題被擴大發展並延伸,最後的尾奏26:39,以開頭的三音「D-xD-D」為主,先是小提琴的雙音歌詠,接著鋼琴和小提琴的對話,回眸的三音,留下依依不捨的濃情永留心底。1797年舒曼•克拉拉收到Op.78時,曾表示此曲的一、二樂章令她深深感動,終樂章結合律動性的曼妙醉人旋律,給人無比幸福的滿足。布拉姆斯會將此曲調當作主題,且是全曲的動機來源,可想而知其心中的盤算,美妙的樂曲之外,也隱藏著內在的情感與愛慕情愫。  

78-III 主題A.jpg   

譜例4.   第三樂章主題 開頭的三個音「D-xD-D」與第一樂章開頭一樣    

78-III 雨之歌.jpg

譜例5.   雨之歌的旋律,與第三樂章的調號、拍號不同而已   

推薦參考 Brahms: Violin Sonata G-major 3 J. Su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ENH-tTwi_o       

 

雨歌.jpg

  圖.「雨之歌Regenlied」是布拉姆斯「8首歌曲與歌」(Acht Lieder und Gesange,作品59-3)的第3首,作詞者是德國詩人葛洛特(Klaus Groth 1819-99),歌詞描述孩童時期對雨和自然之間的幻想。上圖詩中原文非常注重押韻,每兩句的韻腳相同,讀起來更有韻味,因此詩詞的翻譯很難逐句對照,因此採取兩句或四句的譯文來說明,提供參考之用。 男中音費瑟迪斯考Dietrich Fischer-Dieska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p0gvonWc5M   的演唱。

影片「雨之歌Regenlied」是布拉姆斯「8首歌曲與歌」(Acht Lieder und Gesange,作品59-3)的第3

8首歌曲與歌」(Acht Lieder und Gesange,作品59-4)的第四首「迴響Nachkla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93UDVz_HQ

 

推薦文章   

布拉姆斯小提琴奏鳴曲 第二號A大調Op.100   https://reurl.cc/V52pD5    

布拉姆斯小提琴奏鳴曲 第三號d小調 Op.108 & F.A.E. c小調詼諧曲  https://reurl.cc/zWQgra         

布拉姆斯兩首大提琴奏鳴曲Op.38Op.99   https://reurl.cc/1o8j2W  

布拉姆斯《第二號交響曲》 D大調   Op.73      https://reurl.cc/1o8jgX      

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77     https://reurl.cc/gzrkWR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ola聊音樂    的頭像
    Lola聊音樂

    羅文秀音樂講堂

    Lola聊音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